翠玉瓜營養|防便秘/視力老化翠玉瓜5好處 3類人不宜1煮法增毒素
翠玉瓜(台稱櫛瓜)營養豐富、熱量低,有助於排便,營養師特別說明,吃翠玉瓜有5個好處,富含抗氧化劑,有助腸道消化健康、降低血糖波動、幫助維持心血管健康及預防視力退化,選對烹調方式可安心吃翠玉瓜。
台灣林雨薇營養師表示,翠玉瓜營養豐富,吃翠玉瓜有以下5種好處:
吃翠玉瓜5種好處(按圖👇👇👇)
1. 富含抗氧化劑:
翠玉瓜富含維他命A及β-類胡蘿蔔素,尤其果皮含量最高。上列營養素有益於眼睛、皮膚,並對特定癌症,如前列腺癌具保護作用。
2. 有助腸道消化健康:
翠玉瓜含纖維及豐富的水分,含有95%的水分,有助排便,減少便秘。足夠水分液體攝取,可幫助消化後的食物殘渣從腸道排出。而纖維也可為腸道益菌提供營養,維持腸道內益菌數量,減少發炎和某些腸道疾病,如:腸躁症、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
3. 降低血糖波動:
每100克的翠玉瓜中,僅含有1.8克的碳水化合物,進食後不容易造成血糖波動,正在執行低碳飲食的人,能將其刨絲製成翠玉瓜麵,能取代碳水化合物很高的麵條,對血糖調控代謝及穩定有幫助,且也有益於維持胰島素敏感性。
相關文章:去水腫食物|5種瓜告別水腫青瓜這樣吃更見效!南瓜仲可穩定血壓👇👇👇
4. 幫助維持心血管健康:
翠玉瓜富含果膠,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纖維,有助於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另外,翠玉瓜也富含鉀,可使血管擴張,幫助降低血壓,有助心血管健康,減少中風的風險。
5. 預防視力退化:
翠玉瓜含維他命C和β-胡蘿蔔素,同時也有抗氧化劑、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都是預防眼睛老化重要營養素。β-胡蘿蔔素可透過在視網膜積聚,來降低眼底黃斑部病變,預防視力衰退。
按圖看揀翠玉瓜4貼士:
相關文章:【揀蔬菜貼士】爽脆多汁翠玉瓜4大特點 翠玉瓜有苦味食唔食得?
翠玉瓜能不能生食?台灣林雨薇營養師說明,一般常見的翠玉瓜品種,風味正常的狀況下,通常是安全的,幾乎很少有嚴重的副作用。另外,食用翠玉瓜前,必須注重衛生清潔,才能減少細菌或寄生蟲污染的潛在風險。翠玉瓜表皮光滑,只要以軟毛刷將表皮刷洗,再去除翠玉瓜尾端、蒂頭就能料理。
台灣林雨薇營養師表示,不要吃有苦味的翠玉瓜、不吃受到病蟲叮咬損害或過熟的翠玉瓜、避免吃野生品種少見的翠玉瓜,可能有較高葫蘆素,若自行種植翠玉瓜,要儘可能提供翠玉瓜良好的生長環境,充足日照,可減少翠玉瓜中葫蘆素生成量。
葫蘆素又稱「苦素」,是翠玉瓜在生長時期為了對抗昆蟲和其他害蟲,而產生的有毒物質,是一種防禦機制。當日照缺乏、生長環境不佳(缺水、高溫)時,會增加植物當中葫蘆素的含量,一般情況下,少量天然存在對人體並無害,但過量食用葫蘆素則會導致腹瀉、嘔吐、胃腸道出血、電解質失衡和低血壓,嚴重還可能住院。
葫蘆科、十字花科、薔薇科的食物也含有葫蘆素
- 葫蘆科:絲瓜、青瓜、冬瓜、南瓜、西瓜。
- 十字花科:椰菜花、椰菜、油菜、芥蘭、白蘿蔔、小棠菜。
- 薔薇科:蘋果、桃、梨、枇杷、士多啤梨、木瓜。
台灣林雨薇營養師提醒,容易消化脹氣者盡量不要食用翠玉瓜,由於翠玉瓜含纖維素和可溶性膳食纖維質,進食後會被腸道細菌發酵使用而產生氣體,有些人可能會有脹氣問題,尤其生食更須特別留意。
嚴重心臟衰竭和腎衰竭患者也建議不要食用,翠玉瓜富含鉀,吃富含鉀的食物有益於心臟健康,但如果是心衰竭、慢性腎病尚未洗腎者,攝入過多會導致血液中的鉀含量升高,產生高鉀血症,進而影響健康。尤其是已有水腫、心律不整者,食用之前務必先與醫師、營養師諮詢。
相關文章:南瓜營養|護心血管防中風南瓜7大好處 女人嫩膚 男人食仲有益?👇👇👇
翠玉瓜適合的料理方式?高溫烹調翠玉瓜會產生致癌物質嗎?
許多蔬菜在高溫烹調後會產生「丙烯醯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過去曾提出,「翠玉瓜有高量天門冬醯胺,為高溫炒過最易產生有毒物質的第一名,第二名為蒜頭、第三名是洋蔥」。
台灣林雨薇營養師表示,丙烯醯胺來自於食物中的天門冬胺酸與還原糖,在大於120°C的溫度下會發生梅鈉反應。不過選擇適合的烹調方式可安心吃翠玉瓜,請民眾勿恐慌,根據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指出,雖然當時抽樣的翠玉瓜有高量天門冬醯胺,但如果翠玉瓜以水煮或高溫短時間烹煮,生成丙烯醯胺相對少量,甚至是幾乎不含有丙烯醯胺。
雞胸肉炒翠玉瓜食譜(按圖👇👇👇)
相關文章:雞食譜|雞炒翠玉瓜低卡!雞胸肉多做1步軟嫩多汁翠玉瓜要快炒
台灣林雨薇營養師提醒,身體可適量代謝丙烯醯胺,根據人體實驗,吃下的丙烯醯胺在體內人體分解,並且在2~3天內由腎臟排出60%~75%,因此人體若攝取到丙烯醯胺並不會過度累積於體內,所以民眾不需要過度擔心。只要避免將翠玉瓜高溫且長時間烹調,像是快炒、油炸、烘烤,能降低產生大量丙烯醯胺等可能致癌的物質,儘可能縮短烹煮時間,能以油水炒翠玉瓜方式,取代熱鍋大火快炒翠玉瓜,或是水煮翠玉瓜、翠玉瓜燉湯,能減少攝取到丙烯醯胺。
延伸閱讀:
不只大陸!免疫負債「黴漿菌肺炎」全球大爆發 重症醫:12歲以下小心了
【本文獲「中天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