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村餐桌】農家菜非粗茶淡飯 一頓晚餐體驗港台鄉村文化

撰文:黃美云
出版:更新:

生活空間不一樣,彼此的成長已差千丈遠。城市人偶爾也嚮往淳樸生活,對於正在消逝的人或事或物特別着緊。若不緊緊抓住,大概下一秒就消失。這種危機感也是情意結,吸引了不少人對薄扶林村的關注。
來自台灣,曾經在稻田、魚池旁、海灘、茶園、果園等地辦了300多場餐桌的「幸福果食」早前來到薄扶林村菜園地,也「複製」了一場流動盛宴,台灣廚師帶來了五色米、金棗醋,實行「在地食材,台灣料理」;而薄扶林村村民,也端出道地家常菜,說一場不只是吃吃喝喝便作罷的晚宴,在用餐中認識兩地「鄉村」文化。
攝影:陳嘉元

薄扶林村

薄扶林村,一條280年歷史的村落,村裏的人會跟你說童年通山走的故事,手指指右方說那曾經是牛奶公司,手指指左邊則帶你到山上看牛房,昔日儲洋草(牛吃的草)的遺址,而強調得最多的是鄰舍之情。這些城市人沒法經歷的,大家都往舊村裏尋找。

客家人Jenny炮製煎釀三寶。

2013年薄扶林村被列入世界文物建築保護名單,同年村民也開闢了一個「共享空間」菜園地。他們在這裏搭建舊式爐灶、炭窯,營造原始風味。在這個小空地裏,辦過「一家一餸」,即每個家庭煮一道餸菜,搬來枱椅,熱熱鬧鬧的吃頓飯,是村民頗為恆常的餐桌活動。

(從左至右)綜合鮮蔬香米飯〈青〉木、桂圓酒香紫米飯〈黑〉水、鮮蝦黃金米粒球〈紅〉火、台灣蔬果雕刻師傅蔡承興的蜥蝪果雕、金棗醋、蔡師傅的雀鳥果雕。

記者參與的首場《稻田裡的餐桌計劃X薄扶林村的餐桌》其菜式主要由台灣一方預備,薄扶林村民曾小姐(Jenny)和蘇麗安(Ann)各自預備客家煎釀三寶、雙冬燜土鯪魚釀豆卜;下廚並非當日的焦點,參加者感興趣的是Jenny和Ann在「石屋」裏生活的故事。Jenny早已搬出薄扶林村,但過時過節便會回來,和弟弟一家團聚,屋外有一空地,也就善用公共空間,在月色下攤一張桌子圍吃。薄扶林村不大,隔離鄰舍都從小認識,沒有多大防備。從Jenny的家走出去,需到訪Ann家,也不知道向左還是向右,到了村口的士多問一句,「老闆知道Ann的家在哪裏嗎?」老闆說:「是長頭髮的Ann嗎?」記者心裏嘀咕大概是吧!此時,光顧士多的兩個小孩說,「我們家的Ann啊!」旁邊的胖叔叔說:「你介意等一陣嗎?」原來剛巧遇上了Ann的丈夫和孩子。這個村就是那麼細,說出你的名字,就能相認了。

村民蘇麗安烹調雙冬菜式。
幸福果食創辦人簡家旗。

金木水火土 五種米食前菜

在參加者走訪村民家中時,「幸福果食」的廚師早已在菜園地擺席,當晚帶來6道菜,而第一道以米為主,分為金木水火土,金:嫩煎豚肉蔥米捲〈白〉、木:綜合鮮蔬香米飯〈青〉、水:桂圓酒香紫米飯〈黑〉、火: 鮮蝦黃金米粒球〈紅〉、土:古早味傳統米糕。「幸福果食」自2012年以辦餐桌以來,吸引了2萬人走入台灣70多個農村用餐。創辦人簡家旗表示,當晚餐桌的理念是「在地食材,台灣料理」。他們無法從台灣帶來太多食材,主要向可攜帶的米埋手,帶來五色米、金棗醋;其餘則在中環街市採購。不過,雖說台灣料理,卻又一點也不遵從傳統。簡家旗說,台灣料理很多,他們就糅合客家、台式、原住民等料理的特色,做出自家創意料理。

餐桌晚宴於薄扶林村草原地舉行。
從台灣帶來了台灣米、混入塱原米撈煮,柴火濕潤得很,控制有難度。
長洲街坊炮製的漁民湯水:大苔薏米粉腸糖水。

當晚菜式雖好,但也有參加者表示算不上「在地食材」,因為當晚使用的食材並非全由本地種植,而僅是在本地購買;相比在台灣的模式,廚師則是提前實地考察,採購當地時令食材,再設計菜式,以強調農家菜並非普通的粗茶淡飯的個性。因此,聯乘薄扶林村的晚宴反而顯得只流於表現方式--只是聚集了一群人,他們走過村落,認識了村裏的歷史,聽村民說當年,晚上再來一場自助晚宴……台灣餐桌似乎給薄扶林村搶去了光芒。

《稻田裡的餐桌計劃X薄扶林村的餐桌》為「台灣月」活動之一,「台灣月」至12月4日止,內容包括音樂、劇場、展覽、體驗活動、講座等,超過60場次的活動。查詢光華網站:http://www.taiwanculture-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