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牛肉麵兩大流派 一碗濃湯見證社會演變
台灣牛肉麵,是遊客來台必吃美食,外國媒體甚至封它為台灣最有代表性食物,成為台灣人引以為傲的圖騰。事實上它也是台灣社會演變的縮影,見證一個農業社會的轉化,甚至夾雜着恩怨情仇在其中。它的故事比味道更複雜。
攝影:李孫彤
起源眷村 紅湯牛肉抵思鄉之情
紅燒牛肉麵是時代的深刻烙印。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一大批來自大陸各省的軍人與家眷隨國民政府敗走台灣。這群軍眷連同家鄉的調味、土產與烹調技術一併帶過來,並且聚居在國民政府興建的「眷村」。來到另一方水土,軍人們不免懷念起家鄉的味道,而軍中的四川人比例極高,這些四川官兵眷屬便煮起家鄉的家常菜紅湯牛肉,藉着四川豆瓣醬的香辣與濃厚,慰藉落寞的心靈。慢慢地,這碗麵也吸收了其他飲食文化的精髓,像閩浙黃酒、廣粵香滷、客家酸菜和蘭州拉麵,將各派所長共冶一爐,才造就出一碗台灣紅燒牛肉麵。
牛肉麵背後見族群分野 隱藏悲痛歷史
牛肉麵誕生後,卻沒有一炮而紅。台灣人素來存在「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族群意識,由外省人發明的牛肉麵,當然無法得到佔人口8成多的本省人青睞。所謂本省人就是日治時期以前就在台灣定居的移民,尤其以閩南、客家人佔絕大多數,1949年後來台的屬於外省人。
兩派人水火不容,最大原因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
自國民黨在二戰結束後接管台灣,台灣人對國民政府的不滿便日益累積,批評她專制獨裁,貪污成風,歧視台灣人民,更有人說蔣介石是美國投下的第三枚原子彈,比頭兩枚的破壞力有過之而無不及。1947年一場警民衝突中一名無辜民眾被槍殺,群眾運動一觸即發,最後釀成一場血腥鎮壓──「二二八事件」。大量台灣民眾、士紳、知識分子被處決,政府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也將本省人、外省人(外來政權)推向對立面。
王牌美食 兩大流派
牛肉麵走進台灣老百姓的家,成為代表台灣的王牌美食,它的味道有超越族群隔閡的本領。當代的牛肉麵有兩大流派,一是紅燒,二是清燉。眷村人發明的紅燒牛肉麵是主流吃法,也是「台灣牛肉麵」的同義詞。
超越味道 主流紅燒牛肉麵
台北「洪師父牛肉麵」的創辦人洪金龍過去曾多次參加牛肉麵大賽,獲得過多屆冠軍寶座,紅燒正是他的看家本領。他認為自己獲勝的秘訣在於牛肉湯夠香濃:「要做到湯頭香濃醇厚,必須在熬煮1天後關火讓它沉澱1晚,第2天再開火繼續熬,讓它的味道更精煉、濃郁、香醇。」
另外,洪師父牛肉麵店還有賣自家製牛肉乾,原來那是牛肉麵的副產品,洪師父熬湯用的牛肉分量是一般的兩倍,熬煮過的牛肉一半拿來拌麵吃,另一半製成牛肉乾行銷,所以湯底勝人一籌。紅燒做法也非常着重豆瓣醬的調配,他的牛肉麵採用兩種不同的豆瓣醬,一種紅豆瓣香辣,另外一種黑豆瓣較甘香,熬出來的湯頭才有層次感。除此之外,自家醃製的客家酸菜也是神來之筆,可以化解牛肉麵的油膩感。
簡約主義 清燉牛肉麵
清燉牛肉麵是另一流派,能與紅燒吃法分庭抗禮。起源眾說紛紜,有指是由清真牛肉麵演變過來,另外也有廚師相信是從家庭式燉湯演變而成。有麵館加入中藥材一同燉煮,達養生之效,創出藥材牛肉麵的分支。也有人堅持反璞歸真,回歸本原。「如果紅燒牛肉麵是珠光寶氣的貴婦,清燉的便是素雅的少女。如果前者是加法,那後者就是減法。」達人麵館的劉宜敏師傅是清燉牛肉麵冠軍得獎者,他認為牛肉本來略帶酸味和羶味,一般紅燒做法是加入香料、豆瓣醬和重味食材掩蓋之。清燉卻奉行減法原則,牛肉以外的食材能不加就不加,只放薑、米酒、幾顆白胡椒,以最簡約的調味將羶味除掉,剩下的就只有牛的香醇。牛肉必須汆水後切塊,再放燉盅清燉兩小時,最後才放鹽和幾粒杞子作點綴,這樣才做到湯清味濃的效果。牛肉採用美國進口牛腱心肉煮成,肉質腍中帶幾分嚼勁,筋肉比例平均。要讓湯底更鮮甜,劉師傅說最好加入新鮮牛骨熬湯,不過新鮮的本地牛數量太少,供應也不穩定,實行有一定難度。
食物是時代的記錄,每一件「庶民美食」都有它的歷史含義,牛肉麵所見證的是一群思念故土的外省人、省籍之間的矛盾衝突、農業社會走向機械生產與當今世代的新群體意識,甚至更多。下一次再吃牛肉麵,你嘗到的味道會不會更有層次?
達人麵館
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9巷7號
洪師父牛肉麵(開封分店)
台北市中正區開封街一段29號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