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共創明Teen超標完成? 參與學童家長:雷聲大雨點小
去年《施政報告》重頭戲之一的「共創明"Teen"」計劃,政府冀透過計劃協助初中生擺脫跨代貧窮,開闊眼界、加強自信。一年過去,以參與學童數字論,計劃屬超額完成。擺脫跨代貧窮,大家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至於另外兩個目標,一名15歲女學員的家長黃太向《香港01》 慨嘆,計劃「講到做唔到(目標)」,對女兒加強自信的幫助不大,認為計劃雷聲大雨點小。
黃太無奈說,從事市場策劃的友師工作繁忙,一年過去,只見寥寥數面,低於計劃的目標次數,加上各種限制和相處時間短促下,她未察覺女兒在過去一年中有太大成長。
施政報告2023・專頁|措施懶人包 派錢生育 樓市減辣 李家超KPI
共創明Teen超額達標 陳國基:幫得一個就一個
旨在協助初中生擺脫跨代貧窮的「共創明"Teen"」去年10月正式展開。計劃原僅招募2,000名學員,但反應熱烈,負責統籌計劃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我們秉持『幫得一個就一個』的精神」,政府最後決定讓所有合資格共2,800名學員參加首期計劃。
計劃主張向學員提供多元化活動,除為學員舉辦迎新活動,及人生規劃、提升能力和財務規劃的訓練課程外,在多間企業和機構支持下,成功向學員提供470節不同類型的活動供學員和友師報名參加,包括參觀不同行業和領域的企業和機構運作及相關設施、特色體驗活動、工作坊、學習交流活動、內地考察體驗團等,以擴闊學員視野和豐富其生活經驗。
短短一年,成效如何?政府委托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學員成長改變的評估工作仍在進行中。不過,參加人數「超標完成」,商界又大力支持計劃,願意協辦各種活動鼓勵學員參與,計劃在數據上確邁出「成功」第一步。
不過,一名15歲女學員的家長黃太慨嘆,計劃不似預期:「講到做唔到(目標)」,雷聲大雨點小。
參與計劃冀助抑鬱女兒重建社交
育有三名子女的黃太,一家五口居於牛頭角過渡性房屋,去年在社工介紹下,現年15歲就讀中二的長女Anna參加了第一期的「共創明"Teen"」計劃。
黃太說,Anna有抑鬱症、性格內斂、沉默寡言,甚少主動與家人分享日常見聞,要旁敲側擊才略知Anna的校園生活。在情緒影響下,Anna久而久之變得不願上學:「Anna平時喺學校好乖,老師都讚佢好肯幫老師手,但就唔知點解唔鍾意返學⋯⋯暑假之後成個9月有好多日都冇過返學」,即使黃太多次追問,Anna也不願透露不上學的原因,就連性格外向的12歲妹妹也會反問黃太:「點解家姐可以唔返學?」黃太坦言:「妹妹鍾意返學嘅,唔擔心佢會有樣學樣,但始終家姐係大嗰個,家姐做啲咩,細佬妹都會問『點解家姐可以,我唔可以?』」
當黃太得悉政府啟動針對基層家庭學生,旨在推動學員開闊眼界、加強自信的「共創明"Teen"」計劃時深感興奮,認為是Anna增廣見聞、結識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融入社會的好機會,更昐著經驗豐富的友師可與Anna建立深厚感情「傾下心底話」,透過友師的經歷引導Anna建立正向的人生觀。
Anna在黃太鼓勵後,由起初的抗拒,終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最終參加「共創明"Teen"」。黃太憶述,主辦機構初時有調查每個學員的背景資料,包括就讀年級、家庭情況、和興趣等,熱愛唱歌的Anna當時一心期待計劃能提供與音樂相關的活動,發展所長。
本應是開闊眼界、培養自信心的開端,怎料在計劃規限和時間難遷就下,種種期望只能落空。
友師工作繁忙 一年僅見兩、三次難建立感情
Anna最終與一名從事市場策劃的年輕女友師配對。黃太也認同友師是有心人,為人友善亦願意鼓勵Anna,但計劃原聲稱會按學員興趣和家庭背景作配對,結果「講到又做唔到」,只是「男配男、女配女」,該名女友師無音樂相關興趣,加上其工作繁忙,與Anna交流時間極少,「傾下心底話」更變得奢侈。
根據共創明"Teen"計劃網站的介紹,訂明友師與學員互動環節的次數和目的。
訪問於10月初進行,黃太當時透露,計劃一年下來,Anna與友師只在理財和參觀辦公室活動上見過兩三次面,「友師真係太忙,無單獨見過,我又唔敢單獨約友師出街,一嚟唔知可唔可以,二嚟友師都真係好忙,除非係友師想約」,黃太續指:「就連平時WhatsApp都係透過我去幫小朋友覆,可能Anna真係比較內斂,同埋佢哋兩個都好少見,雖然友師好有交代,會主動講邊段時間公幹唔喺香港,但真係好少見,唔係好熟,好似去完(活動)就去完,冇咩後續。」黃太笑稱10月要追進度,達到機構指明友師和學童至少5次的互動要求。不過,《香港01》翻查「共創明"Teen"」網頁,發現計劃要求互動次數需至少達到12次。
聽過好多都係商界背景嘅友師,佢哋真係好忙,好難同小朋友夾時間,變相係要小朋友遷就佢哋嘅時間。
活動欠彈性 因友師無暇陪同錯過「心水」活動
黃太指,計劃曾舉行保育工作坊,讓學員與友師一同到海洋公園參觀海洋生物保育設施,解散後學員便可與友師在園內自由活動。Anna難得遇上「心水」活動,故著黃太詢問友師能否一同出席,可惜友師因工作繁忙婉拒Anna的邀請。
為免Anna失望,黃太向主辦機構提出由自己代友師出席,想著這也是與女兒一起學習、放鬆的好機會,怎料主辦機構執意必須由友師陪同學員出席。黃太說:「好無彈性,我哋理解友師係商界背景好忙,但小朋友難得有有興趣嘅活動,我自薦陪小朋友去又唔畀,機構又唔安排臨時友師陪小朋友出席,有個臨時友師陪下小朋友都好啊,都叫畀佢識多個人,而家白白流走咗個有興趣嘅活動。」
黃太續指,Anna唯一成功參加過與音樂相關的活動便是吉他課程,但因名額有限,每期都要抽籤爭位,最後Anna只上過一期課程,便無法再與吉他「再續前緣」。Anna其餘參與的活動大多都是參觀為主,天文台、機場、消防局等,對Anna來說沒有太大吸引力,黃太說:「有興趣嘅就限名額,抽籤又抽唔中,無興趣嘅又要焗住去,因為唔去就達唔到計劃出席活動次數嘅要求,擔心到時就拎唔到第二期$5,000。」
活動尾聲趕追KPI 家長直言:無可能幫到擺脫貧窮
首年計劃原定9月結束,但黃太稱聽聞有不少參加者因為與友師的互動次數未達標,故延遲結束,Anna也不例外,要「追數」,「都唔知有冇信心達標㗎,盡量同友師夾時間囉,呢排啲活動又多返啲,可能係畀學員同友師『趕尾班車』。(擔心因未達標而不能取第二期的$5,000嗎?)我諗唔會掛⋯⋯都參加咗成年,小朋友都有付出時間同心機,如果拎唔到佢(Anna)會好失望,我諗同政府傾下應該都會體諒嘅。」
計劃向每位學員提供一萬元資助,學員可在友師的指導下使用首期$5,000的啓動資金。政府當時指,期望學員可善用啓動資金,培養理財觀念,擺脫跨代貧窮,黃太無奈道:「$5,000儲得幾多?有咩可能$5,000可以擺脫到跨代貧窮?連興趣班都要自己再貼錢」。她指,啓動資金用作繳交Anna兩期歌唱班費用,每期$3,100,合共$6,200, 黃太要自掏腰包補貼逾千元差額,嘆道莫說擺脫跨代貧窮,連讓學員培養興奮、為生技能也難做到。
最後,記者問會如何形容Anna與友師的關係,黃太顯得有一點無奈。
好似教緊學徒咁,無了解小朋友內心需要⋯⋯佢(友師)唔知小朋友有抑鬱,冇發覺到小朋友唔開心,無觸覺,都冇問過我。
女學員:計劃助提升自信心 感謝特區政府
不過,對計劃成效的意見並非一面倒,特首李家超早前拍攝施政報告諮詢宣傳短片,其中一名受訪者正是參與計劃的17歲女學生KRISTY,現身說法講述計劃如何助她幫助她提升自信心。
她受訪時參加計劃已4個月,開始學習彈奏樂器。她指,剛開始時確實不容易,但幸好有導師幫助,訓練及能成功表演一首歌曲時,她坦言會很開心。她認為,透過參與計劃,提升了自信心:「對自己的未來都更有把握、更有信心。」她在訪問中,除感謝其導師,也感謝政府推出計劃。
鄧家彪認「力有不逮」 惟強調與學童關係十分好
不過,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作為「共創明"Teen"」的友師,則讓大家可由另一角度評價計劃成效。公務繁忙的鄧家彪向《香港01》笑指,自己的參與程度的確力有不逮、「跟得幾辛苦」,計劃要求友師與學童共同參與的指定活動,他都盡量抽空出席,但也坦言未能百分百出席其他大會舉辦的活動,要私下再約學童。
鄧家彪指,社會上看似有豐富資源予基層兒童,惟總有人未能受惠。鄧家彪舉例指,他負責的學童就讀的學校暑假期間未有舉辦交流團,令學童「悶到嘔泡」,幸好他本身工作關係,有地區網絡及人脈可以介紹學童參與不同活動,如佛山交流團、獨木舟等,加上自己常與學童和其家人聯絡,直言:「關係幾好,我覺得可以長期Keep到!」
鄧家彪認為,有心投入計劃的友師可以與學童保持長遠關係,十分贊成將計劃恒常化,但他在執行細節上可以再進步。他認為應多吸納剛大學畢業的年輕友師,相對有更多時間投入參與活動,對學童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