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法|李慧琼:新時代下遊行不再是最有效表達方式

撰文:文睿
出版:更新: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昨日(2日)表示,預料《愛國主義教育法》草案於今年內完成審議。李慧琼今早(3日)接受電台訪問,指本港部份大學設有大灣區分校,應讓學生到大灣區分校最少上課半年。她又認為港人在認識中共、中國模式方面要再加強:「很多市民連人大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都是因為過去幾年香港那麼亂,人大接連出了幾招,大家才識得一點點。」

李慧琼今早(3日)接受電台訪問,指本港部份大學設有大灣區分校,應讓學生到大灣區分校最少上課半年。她又認為港人在認識中共、中國模式方面要再加強。(資料圖片/林靄怡攝)

愛國教育是否要支持共產黨領導 李:非每條法例在港適用

李慧琼表示,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民教育是為了讓市民增加認識國家歷史及國情,而教育局現時已針對中小學推出一系列相關措施,包括每星期升國旗、唱國歌。她提議大學讓學生到大灣區分校上課最少半年,另外半年則在英美或「一帶一路」國家交流,讓學生放眼世界。

被問到愛國主義教育是否等同要一併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李慧琼坦言,不是內地每條法例都適用於香港,而政府亦須思考每條法例的原則和精神。不過她續指,港人在認識中共、中國模式方面要再加強,「很多市民連人大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都是因為過去幾年香港那麼亂,人大接連出了幾招,大家才識得一點點。」

提到沒有團體在今年七一舉行示威遊行,李慧琼認為在新時代下,遊行不再是表達意見的最有效方式,難以斷言自己未來一年會否舉辦遊行,但她認為大眾要考慮遊行是否最有效及必須的做法、會否帶來社會影響,甚至被人「騎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