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廳交流|議員倡18區設中心助有精神壓力者、續研內地可用醫療券

撰文:馮子健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日(28日)舉行第11次前廳交流會,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率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與醫管局高層、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等出席。多名議員促政府改善醫療健康制度,倡全港18區均設中心助市民緩減精神壓力及把中醫納入公共醫療體系、及繼續研究醫療券可到內地使用等事宜。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認為,全港18區均要有中心協助精神壓力的市民,擔心有需要的人較多,政府要檢視有否足夠醫護人手、福利個案人手,稱精神健康服務應該主動不是被動。他又稱,相關市民未必願意走入復康中心,需要持續跟進,政府應該讓關愛隊了解相關人士,及後轉介給相關醫療機構跟進。他又稱,要香港人安心養老,期望醫療券到內地使用,局方指內地部門歡迎,但要挑選用的地方。

民建聯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永光希望中醫加入公共醫療系統,希望一人一中醫,稱局方回應正面。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稱,醫療需要分流,例如用中醫分流,或急診室進行分流。至於大灣區居住港人需要返港就醫,其實跨區急診比較麻煩,希望讓其在內地三甲、公立醫院就診。

李梓敬倡資助基層到深圳接受牙科治療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在會上則反映本港基層牙科服務嚴重不足,要求醫衞局考慮資助合資格病人,例如基層長者、到深圳接受牙科治療,令市民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他引述局方回覆指正推動更多內地醫療機構,接納香港的醫療券。由於醫療券可用於牙科服務,如果成事,將有更多本港病人,可以透過醫療券,到內地認可的醫療機構,接受牙科服務。但在推動有關政策同時,需考慮對內地醫療系統造成的壓力,以及處理有關監管問題。

對於政府公佈《醫生註冊條例》第四批醫學承認名單,李梓敬表示歡迎,認為終於不再是歐美院校為主,強調內地院校高質素,相信有效輸入醫生。

顏汶羽憂輪入外勞影響本地工人工資

交流會上也有觸及輸入外勞問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稱,擔憂以工資中位數決定外勞薪酬,會對本地工人薪酬有影響。他希望容許輸入外勞的行業中,推出「本地工種就業計畫」資助本地勞工每月3,000元,不多於6個月,透過本地勞工補足行業人手短缺的問題。

+3

卓永興:必持續打擊衛生黑點

會後,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指,今天分6組討論,氣氛熱烈、有互動。主題包括,內地香港醫療合作;基層醫療;公營醫療服務;香港醫療人手。勞工議題包括勞工短缺;吸引人才;精準扶貧。他指打擊衛生黑點計劃,一定會持續進行,感謝部門合作。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指,前廳交流會較立法會有更多互動,暢所欲言。他表示醫療券到內地使用是重要議題,會配合醫療支援內地養老政策,並透露會上討論擴大醫療券使用。他又稱,有討論避免急症室濫用等問題。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稱,會上討論輸入勞工,有政府、勞資方討論,機會難得,又強調輸入外勞要把好關。他指要先盡可能本地優先就業,再做外勞申請,會想辦法盡快落實。至於協助照顧者、讓他們有休息空間的社區客廳,他指開放時間要長,地方由商界、社會提供,政府提供營運資源,由社福機構營運。

卓永興表示,必定會持續打擊衛生黑點。(馮子健攝)

外地醫生認可來港 語言非唯一考慮因素

《醫生註冊條例》新增第四批承認名單,盧寵茂稱,特別註冊制度強調語言不是唯一考慮因素,內地院校雙語教學,內地大部份醫學院課程有英文成份,水平相當高。他指總體目標是課程水準制度與本地相若,醫生質素要與香港大致一樣,認為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有幫助。

關於醫療券跨境使用,盧寵茂指議員提出不同意見,各方面研究有幫助,有提及福建養老,認為有建設性,局方積極設計標準接納更多香港管理模式、了解醫療券使用方法,希望更多醫療機構加入使用,希望優先考慮多港人居住的內地城市使用醫療券。

與內地的器官捐贈互助機制方面,盧寵茂指法律上有考慮,交通等都要無阻,計劃目標愈快愈好,希望今年內實行。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