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計劃盡快到訪廣東省 推進大灣區建設合作

李家超:計劃盡快到訪廣東省 推進大灣區建設合作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出席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新春團拜酒會,他在致辭時表示,已經計劃盡快到廣東省訪問,與省和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領導會面,共商推進粵港合作和大灣區建設的工作。

李家超說,本屆政府上任以來,全力推動粵港兩地的合作不斷深化、不斷加強,成立多個粵港、深港合作專班,為推動更多互惠互利的政策,吸引人才和企業共同參與大灣區建設創造更有利條件。

政府成立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李家超親任組長,並已在去年12月召開首次會議,將會制訂進一步打通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訊息流的工作計劃和優次,積極推動大灣區各城市優勢互補,達到高質量發展。此外,駐粵辦亦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支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港人港企。

周一(20日)將會施新推出的往來港澳人才簽注政策,李家超說有信心為大灣區建設注入全新動能。

楊莉珊|夏主任考察河套 凸顯港須抓住機遇敢於破局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2月8日至10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鹽田港進行了調研。受正在哈爾濱出席亞洲冬季運動會和調研、訪問的行政長官李家超委託,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特區政府部分主要官員參與了在河套、前海、皇崗、鹽田等處的調研,並向夏寶龍詳細介紹了相關發展情況。雙方討論本港如何加快改革、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以及讓本港更好融入大灣區。夏主任的調研突顯了深港合作與聯動發展的重要性,強調了推動兩地經濟、技術、人員等各方面更緊密合作的必要性,進一步凸顯了深港兩地在大灣區建設中的重要角色。

特區政府發新聞稿表示座談會歷時四小時,引述夏主任在會上肯定特區政府工作,期望本港「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冀大灣區加強互惠合作與聯動發展。

大灣區內的各個城市應該發揮各自的優勢,聯動發展,從而實現互補和共贏。這樣才能打造國際一流的灣區,推動區域乃至國家的繁榮發展。前海合作區和鹽田港在大灣區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前海合作區是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的重要平台,為兩地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前海不僅吸引了眾多香港企業入駐,還吸引了大量的國際企業和專業人才。該合作區以金融、專業服務、信息技術和創新創業為重點,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鹽田港作為大灣區的重要港口之一,其發展直接影響到區域內外的物流效率和國際競爭力。鹽田港擁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現代化的港口設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之一。

香港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快改革、加強粵港合作,並更好地融入大灣區:

1、推動金融改革與創新,香港可以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如「十四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加強跨境合作與交流,香港可以加強與廣東省和深圳市的合作,推動兩地金融市場高度融合發展。

3、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香港可以利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等平台,加強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科技創新合作。

4、改善營商環境與民生融合,香港可以通過推動跨境交通卡、人才引進和職業資格互認等措施,促進大灣區內人員和資源的流動。

5、加強政策協調與機制對接,香港可以通過建立常態化的溝通聯絡機制,推動大灣區內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這些措施將有助於香港加快改革、加強粵港合作,並更好地融入大灣區,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是香港在面對新挑戰和機遇時的重要精神,大灣區的互惠合作與聯動發展將使整個區域受益,有助於大灣區各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的灣區。

作者楊莉珊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