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不堪壓力 議員批津貼排除綜援長生津人士:佢哋多以老護老

撰文:周皓宜
出版:更新:

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加強支援照顧者的措施,包括將「關愛基金」下的經濟援助計劃恆常化、增加暫託名額以及設立24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今日(1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有關經濟援助計劃門檻過高,正領取綜援或長生津的照顧者不能同時申請,建議放寬申請條件。

數十萬名照顧者 符合津貼條件僅約萬人

李世榮表示,政府評估全港現有數十萬名照顧者,但符合條件申請照顧者津貼的只有約一萬人,原因在於計劃門檻過高,政府不希望重複發放津貼,規定正領取綜援或長生津的照顧者不可申請。他指,目前本港情況主要是「以老護老」比較多,希望政府分開處理兩類津貼,令更多照顧者得以受惠。

他建議當局設立「照顧者通行證」,提供交通優惠及情緒輔導服務等,相信有助識別隱藏照顧者。他亦指出,政府可為照顧者提供職涯規劃支援,例如已照顧長者或殘疾人士一段時間的人士,可申請擔任安老院舍照顧者、甚至報讀護士課程。

社協幹事:綜援金額僅足以應付基本生活

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指,不少照顧者殺害長期病患的個案,照顧者原本非常愛惜病人,但正因為太著緊,加上缺乏支援,最終釀成悲劇。她提到,照顧家人將增加很多額外開支,而綜援金額僅足以應付基本生活,認為政府應放寛津貼門檻。她亦關注當局設立24小時照顧者熱線後,是否有足夠後援服務,確實回應照顧者的需要。

學者倡為「照顧者」下定義 准向僱主申請假期

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教授、註冊社工盧家詠說,香港缺乏以照顧者為本的服務,一般是照顧者帶同病人去覆診時,有關部門才能接觸照顧者。她稱,不少照顧者財政壓力不大,但面對很大心理壓力,譬如認為自己為照顧家人無法工作、社會地位不高,亦希望照顧家人的同時,能夠兼顧自身興趣。

她認為最重要為「照顧者」下定義,例如比利時及澳洲等地,目前已有明確的照顧者定義,照顧者可向任職的公司申請假期,僱主亦不得解僱照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