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風聲︱新政府兩大核心幕僚難覓人 特首政策組或10月始埋班?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新一屆政府重視媒體公關、掌握輿論民情,一直有傳會重設新聞統籌專員,但至今未有人選。特首李家超早前亦表示會成立「特首政策組」,以國家視野、香港利益制定政策,主管人選一直只聞樓梯響。
據了解,這兩個被視為特首核心幕僚的職位,物色人選工作甚為困難,原因之一是李家超希望「以結果為目標」,對人選有更高要求,其中「特首政策組」領軍人選,有可能10月《施政報告》前後才公布。

李家超冀政策組主管「接地氣」

翻查資料,2012年梁振英上任特首後,7月13日即公布邵善波為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其後陸續公布全職顧問,由於是承襲過去的中策組體制,所以相對簡單。2017年,林鄭月娥於10月的《施政報告》中,公布以創新及統籌辦事處取代中央政策組,由於涉及部門改組,創新辦要到翌年4月1日才正式成立,首任總監是林鄭「愛將」馮程淑儀。

有政府中人透露,在現時政治環境下,特首政策組主管固然要熟悉國情、獲北京信任,但李家超本人亦有其他要求,尤其希望該主管除通曉內地和國際宏觀議題外,對本地民情亦要有一定涉獵,簡言之即「接地氣」,但實際上很少人同時兼通以上幾項,同時又得到北京信任,是以主管一職的物色工作十分困難。

該人指,物色工作正繼續進行,未來該組會包含全職及非全職顧問,與以往中策組安排類似,但由於領軍人選暫時未有明確進展,而李家超現時正忙於10月《施政報告》的諮詢和籌備工作,所以不排除要待《施政報告》前後,人選方面才有最終定案。

李家超日前到訪深水埗。(資料圖片)

劉兆佳:政策組工作更加艱巨 領軍人物要求更高

曾任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的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按理很難要求一個人完全通曉本地民生經濟、政治、內地和國際事務,這也是不可能的,但知識要有一定廣度:「可以只得一、兩範特別專,但最重要夠廣。要有歷史根底和戰略頭腦,又要有一定人脈,協助政府從宏觀、整體角度看問題。」

他指,該組要配備足夠的專家學者,與內地和香港社會都要有聯繫,並作深入研究,透過不同方式收集海內外經驗、集合研究成果,而領軍人物最重要的是具備統籌能力,懂得整合不同背景專家成員的意見,讓各人發揮所長。

不過劉兆佳認同,目前國際局勢尤其中美關係錯綜複雜,香港夾在兩者之間易受到牽連,因此新的政策組工作比以前更為艱巨,領軍人物難求十分正常。他指,香港本地同時熟悉內地和國際事務的人不多,學術界亦較少類似背景的專家,其實特首不妨考慮香港以外的人,尤其是內地專家領軍,最重要的是懂得吸收不同人的意見,「政策組工作也不可能樣樣完美、一蹴而就,可能也要在工作過程中學習。」

劉兆佳。(資料圖片)

新聞統籌專員難尋 兩將分擔工作

另一邊廂,上屆政府懸空的新聞統籌專員(IC)一職,李家超上任後亦有意重設。據了解,此職位人選同樣難尋,尤其在當今社交網年代,資訊的流通早已不局限於傳統媒體,很多重要新聞都是先透過社交平台發酵,廣受關注後才驚動政府。因此IC既要有長年工作經驗,懂得與傳媒高層打交道,同時間要與前線記者關係良好,又要懂得網絡生態,不能與年輕人脫節,即同樣要「接地氣」。

有知情人士指,李家超有繼續物色IC人選,但由於人才難尋,寧可短期內懸空此職都不希望找錯人。現時為李家超主理社交網策略的「四點鐘謝sir」謝振中,以及上月就任特首辦特別助理的鳳凰衛視前新聞副總監黃芷淵,會暫時負責新聞統籌專員的功能,前者掌管警察公共關係科期間已慣於與新聞界打交道,後者則是記者出身,熟悉媒體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