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政府須強化執行、盡快精簡程序 解決土地房屋問題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團結香港基金於《01開講》撰文,回顧及展望本港土地房屋問題。他們認為,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等大型發展計劃將會是未來房屋供應的「供應糧倉」,但何時才能實現,將取決於各新發展區的建設進度。因此,未來五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要緊握發展變革的契機積極行動,方可解決土地房屋這個老大難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關注到,本港公營房屋供應短期仍然受壓。(資料圖片)

私宅短期見曙光 公營房屋短期繼續落後

文章提到,在私人住宅方面由於過去積極改劃土地的努力初見成效,以及有更多私人發展項目完成地契修訂/換地程序,預計未來五年(2022至2026年)的年均落成量將重回約17,300個單位的水平,與過去五年相若,亦高於2007至2016年期間年均10,900個單位的水平。作者認為,整個私人住宅發展周期的各項領先指標,包括待批的預售樓花同意書申請數量、上蓋工程動工量及熟地供應量,均見改善。

但文章提醒,中長期的私人住宅供應仍有隱憂,因政府在2018年調低《長遠房屋策略》私人住宅供應目標比例,導致私人住宅熟地供應驟降,在新發展區的土地供應「主力」於2030年前後實現之前,有機會出現青黃不接,從而影響未來六至十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需要政府推出有效政策扭轉形勢,加快推進各新發展區,以避免出現供應斷層,因此歡迎政府於2022年3月提出精簡發展程序的法律修訂建議,並期望有關建議可盡快得到落實。

公營房屋方面,團結香港基金提到預計未來五個財政年度(2022/23至2026/27年度)的公營房屋年均落成量為21,100個單位,與《長遠房屋策略》目標的每年30,100個單位相比仍然落後30%。他們認為,以目前速度推進,未來十年期的公營房屋落成量可望達到306,600個單位,稍高於《長遠房屋策略》目標,但這仍存在不確定性。

基金指,檢視了三個延誤落成個案,發現這些項目涉及沒完沒了的規劃設計討論、受到僵化的行政程序凍結,或是錯失了最理想的發展時機。因此,他們認為公營房屋供應達標的關鍵在於增加資訊透明度,並就每一個項目都委任專責的項目經理,以促進監督和協調效率,打破目前公營房屋項目不斷延誤的惡性循環。

展望將來,團結香港基金認為政府必須繼續大刀闊斧地精簡程序,加強執行和統籌能力,並以基建先行,多管齊下地推進大規模發展,加快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等大型發展計劃;同時從過去吸收教訓,不能因為市況波動而停止造地,並應該採取具策略性和前瞻性的規劃,建立充裕的土地儲備。

團結香港基金在《開講》文章全文——土地房屋問題的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