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指公屋供應9年不達標 等同14條彩虹邨 促加快程序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今日(31日)未來十年房屋落成量預測報告,強調過去9年公營房屋落成量都不達標,累計涉及單位已相當於14條彩虹邨,估計若繼續出現延誤,未來十年公營房屋預測落成量只得277,100伙,未能達《長策》目標。
政府早前宣布已覓得土地足以興建33萬個公屋單位,他們認為只有所有新發展區的進度可提前一年完成,而且單位交付量可多出5%,才能達到目標。
他們建議,應加快新發展區及土地供應措施,以提升落成量,包括精簡公眾參與空間、提前新發展區的土地收回及清理,以及容許發展商提早開展換地程序等。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今日未來10年房屋落成量預測。(資料圖片)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的報告預料,若政府能按項目時間推進,未來10年公營房屋量料達306,600伙,雖然達到《長策》的301,000伙目標,但仍未能達到政府早前宣布的330,000伙潛在供應量。相反,若要成功達到33萬目標,他們估計,只有在新發展區及其他主要土地供應措施可提早一年完成,而來自土地改劃的供應可多出5%,落成量才能增至343,000伙。

料會出現延誤 預測未來十年僅落成27.7萬伙

團結香港基金亦估計,若新發展區及其他主要土地供應措施延誤一年,以及土地改劃單位交付量減少5%,預測公營房屋落成量只得277,100伙,即無法達到《長策》目標。

他們坦言,在上述三個情景中,延誤會較有可能發生,因過去公屋項目時常出現延誤,而且公營房屋落成量長期落後目標,又形容過去9年累計短缺逾105,300個單位,已相等於14條彩虹邨。

團結香港基金發現,大埔富蝶邨第三期項目地皮仍在「曬太陽」,已延誤了約7年時間。(團結香港基金圖片)

有項目已延誤7年 由公布至落成耗16年 地皮仍在「曬太陽」

報告亦舉例,至今發現了3個公營房屋的「隱藏延誤個案」,並相信僅冰山一角,料仍有更多個案。其中一個是大埔富蝶邨第三期項目,該項目原定2024年落成,過去曾在大埔區議會經歷4次地區諮詢,但地皮現時仍在「曬太陽」,目前最新預計日期已延至2030/31年度,「即係話起一幢樓要16年以上。」

另一宗個案則涉及葵涌3個公屋發展計劃,包括大窩口道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新葵街公營房屋發展計劃、葵安工廠大廈重建項目。由於發展商就區內一個重建項目對城規會提出司法覆核,故所有葵涌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的建議修定都無法被批准,使上述3個項目被凍結。

而最後一宗延誤個案為新慶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他們指,過去發展商亦曾提出司法覆核,雖然已被駁回,但仍會項目發展進度帶來不確定性。

新居屋啟欣苑位於啟德,當中最低價的最細單位面積僅得186平方呎,成為歷來最細的居屋單位。(資料圖片/周智堅攝)

綠置居每年平均有15%納米單位

團結香港基金又指,細單位比例在過去10年急速上升,推算單位平均面積要到2023年後才會「止跌回穩」,又估計未來新界納米單位落成量比例將會與九龍區看齊。

他們亦發現,綠置居每年平均有約15%單位面積少於215呎,其中2019年的納米單位更佔23%。而居屋方面,最低單位面積亦拾級而下,在2014年復售居屋時,430呎單位佔比97%,惟其後數年一直處於50%以下水平,直到2020年已跌至38%。

▼即睇今期新居屋▼

+5

中長期私樓供應或出現青黃不接

而在私人住宅上,報告預計,因政府近年積極改劃土地,並有更多私人發展項目完成地契修訂或換地程序,料私人住宅供應短期暫見曙光。不過,中長期私樓供應或會出現青黃不接,料未來6至10年間的年均落成量,或將未能達《長策》目標。

他們更形容,在最差情況下,2027至2031年年均私樓落成量只得1.04萬個單位,故建議應大力拆牆鬆綁,透過精簡程序、基建先行等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