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恒鑌倡三隧分時段收費 增泊車轉乘配套加強交通承載力

撰文:周禮希
出版:更新:

本港交通擠塞問題近年持續惡化,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提出三項建議,以應對新界發展區未來人口增長所造成的交通問題。陳恒鑌今(22日)提出倡議書,建議強化泊車轉乘設施,在實時顯示泊位供應的政府應用程式內,加入私人泊位供應情況,人工智能以交通燈控制車流等,並重新研究隧道收費模式,透過不同時段差別收費調整車流。

陳恒鑌不諱言,過去運輸及房屋局合併原意是為了解決,興建房屋時交通配套不足遇到的阻力,惟成效不彰,近年在交通方面缺乏策略。他明言如果支持「拆局」,希望有助政府專注解決交通策略落後的問題。

陳恒鑌提出三項建議,以應對新界發展區未來人口增長所造成的交通問題,包括強化泊車轉乘設施,人工智能以交通燈控制車流等,並重新研究隧道收費模式。(廖雁雄攝)

人口不斷北移致交通超負荷

陳恒鑌在記者會指,新界西北規劃新發展區,本港人口過去一直北移,料未來施政報告將進一步發展新界北。而統計數字顯示,中產亦有北移情況,增加了市民擁有汽車的比率,認為未來交通基建會進一步落後於人口增長。

他指新界早期開發新市鎮已經交通飽和,在2009至2019年間全港人口增長7.81%,當中新界增加9.47%。同期,全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增長64%,新界則增加了82%,認為數據顯示中產有北移情況,相信本港近10年私家車增長也與此有關。

陳恒鑌表示,面對汽車增長明顯,政府卻甚麼都沒有做,用以疏導新界西交通的11號幹線興建需時,而本身推出的泊車轉乘位置都依賴鐵路,放在鐵路站附近,而且使用率已經飽和,令新界市民惟有駕車出市區,造成擠塞。

交通樞紐可一地多用建泊車轉乘設施

陳恒鑌促政府重塑泊車轉乘政策,強化支援陸路的泊車轉乘系統,包括在大欖隧道、青嶼幹線、馬料水及小欖增建轉乘泊車設施,包括過海隧道附近。他建議一地多用,在多層停車設施上興建大樓發展。

陳恒鑌的另一建議,是希望政府加強智慧城市藍圖2.0內的建議,批評目前政府應用程式只提供政府停車場的車位數字,希望當局重新制定,考慮立法強制私人停車場提供實時車位數字,一併顯示。他提到,內地已有人工智能交通燈管理、物聯網等;反之,香港在1970年是東南亞首先推出電腦化區域交通控制系統的地方,但之後數十年發展不足,建議參考人工智能調度車輛、道路及交通燈的系統,指內地杭州就透過人工智能系統管理,令交通擠塞大幅改善。

+1

三隧分流未獲支持因劃一收費

至於隧道收費方面,陳恒鑌建議當局將收費重新定義為調節交通之用,他稱2019年政府推出三隧分流得不到支持的主因,就是打算劃一收費:「例如紅磡的車去了西隧,只會大家一起塞」。陳建議,未來當西隧及大欖隧道都歸政府所有時,隨自動不停車收費系統的應用,可以建立基於時間改變收費的系統,以較便宜的收費,吸引駕駛人士避開繁忙時段的車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