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派消費券為何或變「黃藍公投」?學者憂遺產稅掀資金轉移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底發表,多個建制派政黨均倡議向全港市民派發消費券,又建議開徵新稅種,透過擴闊稅基達至「二次分配」。
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國際貿易及中國企業課程聯席主任李兆波接受《香港01》訪問,闡述各項倡議的利弊和可行性。李兆波指出,派發消費券行政成本高,消費券適用範圍或掀爭議,加上香港政治對立嚴重,若推出消費券或變成某程度的政治的公投,「某啲顏色嘅店收咗好多消費券,拎晒數據出來,政府咪好尷尬?」
對於有政黨倡議恢復遺產稅,李兆波認為香港作為財富管理中心,恢復遺產稅或會掀起資金轉移效應。
倡推失業援助金 料每月僅花十多億
香港坐擁八千億盈餘,有人認為政府應大刀闊斧,推出更多非經常性紓困措施,挽救受疫情重創的本港經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則明言要「應使則使」,為未來出現財赤做好預備。
李兆波認為,當前經濟和失業狀況較去年更嚴重,假設全民派錢一萬元,花費需約七百億元,他認為政府有能力再花數百億「派糖」。李兆波又認為,目前有需要設失業援助金,指可參考新加坡例子,向合資格人士派發補貼。他假設二十萬人失業,十多萬人申請領援助金,每月亦只是花十多億元,政府絕對有足夠財政能力支援有關政策。
李兆波續指,新加坡早已透過不同做法,針對性支援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受疫情影響較少的超市、百貨則獲較少補助,會展業、旅遊業則獲較多補助,認為不應用行政成本等藉口,拒絕設失業援助金,「我唔同意政府解釋,安心出行本身都有好多問題,政府咪又係照推,問題係你(政府)點諗當中嘅細節。」
消費券行政成本高 順得哥情失嫂意
實政圓桌田北辰、自由黨等建制議員和政黨建議推出消費券,李兆波認為,香港電子支付系統不夠內地普及,推出電子消費券成本高,紙本消費券分發上亦有困難。他提到,消費券適用範圍或掀爭議,若消費券只適用於零售業,餐飲業或會不滿,美容、健身、補習行業屆時也會有訴求。他又提到,香港政治對立嚴重,若推出消費券或變成某程度的政治的公投,「某啲顏色嘅店收咗好多消費券,拎晒數據出來,政府咪好尷尬?」因此,他認為派錢比派消費券更好。
民建聯早前提出「變革香港」倡議,當提到二次分配機制改革,希望推動政府檢討稅制及修補社會保障漏洞,包括建議研究增加物業增值稅和遺產稅。李兆波認為香港作為財富管理中心,加上前年反修例運動和去年的《港區國安法》,人們或擔心資產「有得入(香港),無得出」,若再恢復遺產稅,或會掀起資金轉移效應。
不過李兆波同意應擴闊稅基,例如開徵商品銷售稅、增加利得稅,針對樓宇炒賣增加累進式的物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