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平機會成黄藍公敵 朱敏健坦言怎樣都被責難:這是工作樂趣

撰文:羅堃怡
出版:更新:

以「驚濤駭浪」四字去形容平機會主席朱敏健過去一段日子的職業生涯,實在非常貼切。「市民大眾不會理有沒有關係,總之就先寄(投訴信)去平機會。」修例風波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令他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投訴和責難,幾近成為黄藍兩營公敵。

任職平機會主席期間,朱敏健可謂曝光率大增,連他自己都始料不及。剛接任不久就爆發反修例風波,緊接其後就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當海量投訴成為日常,他也唯有「見招拆招」。他憶述其中一次單一事件,令他印象深刻。該次被投訴對象是一名女性律師的,平機會在一日內竟然收到過萬封由電腦單一格式化的電郵。眼見同類情況日漸增加,他立刻變陣,着手優化同時簡化平機會投訴渠道,防止此種由電腦程式自動發送的電郵「轟炸」平機會電子帳戶。

黄藍皆責難 「兩邊不是人」

風浪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朱敏健指自去年8、9月開始,平機會收到不少關於警方執法的投訴,例如拘捕示威者期間的肢體接觸、地上拖行令示威者衣衫不整,更甚者是涉及警方是否有施行性暴力及性騷擾的情況。平機會就此發出聲明回覆,如果屬於現行歧視條例下的性騷擾,必須要當事人親自與平機會接觸,方能繼續處理;若非屬於歧視條例下的情況,平機會不能處理。朱敏健坦然地說:「聲明發表後就開始有人投訴我,主席是不是『藍』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有警務人員證實確診,社交媒體上出湧現了不少針對警方的主題標籤(Hashtags),包括「三萬thanks」、「最緊要人有事」等,平機會因此又收到盈千累萬的投訴。朱敏健強調,幸災樂禍、詛咒的言論他絕對反對。但基於香港並沒有職業歧視的相關法例,針對某一特定職業例如警察,並不包含在歧視條例底下。平機會發聲明表示不能跟進後,隨即迎來藍營鋪天蓋地的批評。「這次就問,主席是不是『黄』的?」朱敏健笑說。似乎並不介意「夾」在黄藍兩營中間,難道不怕「兩邊不是人」?

不愄政治光譜 「比白更加白」​

直至最近,港府推行全民檢測,有一家餐廳就貼出告示,指參加檢測者「因智力問題」,不會懂得享用其膳食而拒絕招待,又令有政治色彩的投訴,排山倒海的湧進平機會。有趣的是,即使多次被不同陣營指責,朱敏健認為「有人說我藍有人說我黄」,反而是一種「環境證供」,代表他仍能不受政治立場影響,保持以事論事的態度就每一件事發聲。他自豪的說:「作為平機會主席一定要堅守原則,個人政治信仰不能跟公務牽涉任何一絲一毫的關係。」

「如果要我選甚麼顏色與我有關,不是黄,不是藍,一定是白色。」朱敏健毫不猶豫的說,過往幾十年服務廉政公署的經驗,令他堅持一定要「比白更加白」。事實上,含政治顏色的事件並非最近才在他的工作生命中出現。任職警監會時期,經歷2011年時任國家副總理李克強訪港,警方調動大量警力保護所衍生的投訴,以至2014年兩傘運動佔中事件的「七警案」引發巨大爭議,難怪朱敏健表示早就慣於應對此類投訴。

歧視條例存空隙 愛莫能助感難受

政治光譜並未令到朱敏健覺得困擾,反而是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郤令他感到遺憾。一次與民眾會面的活動上,一位母親向他訴苦,女兒就讀的小學舉辦團體活動,當她歡歡喜喜穿着民族服回校,最終校方不單拒絕她參加,連大合照也不讓她加入,事件令小女孩非常傷心。事後這位女士向校方查詢,老師稱其女兒「形象與全班同學不符」,為令活動暢順進行而拒絕她參加。這位母親深感不公平,她認為主因是基於母女倆是新移民,因口音和言行舉止而遭到歧視。「最令我難忘的是,現今法例不容許我在執法上有任何行動。」朱敏健解釋指,香港暫時未有法例監管對於居民身份或來源地的歧視,而此事讓他認真、切實地檢討,目前的歧視條例是否有很多空隙可以補充。

「我完全冇後悔過接受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呢個職位。」朱敏健說,任職平機會主席雖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他很有興趣去應付難題。上任前他就預料會接到很多關於歧視,甚至針對自己的投訴。只是無人能猜到,過去一年反修例風波及肺炎疫情會霸佔了整個公共空間,面對「歧視加上政治立場」的訴求,他明白「無論點做都會被責難」,但他形容這正是工作樂趣之處,「苦與樂已很難分」,因此也很享受這種意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