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梁振英首同場談八萬五 「一女子」曾背後出謀獻策

撰文:沙半山
出版:更新: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近日牽頭成立「香港再出發」大聯盟,雲集本地建制政商名人。二人今日(26日)與傳媒茶聚,解釋聯盟成立背景,期間發生一段小插曲。
話說回歸初期,董建華擔任特首期間曾提出八萬五建屋計劃,時任行政會議成員梁振英亦有份協助推動,惟後來遇上金融風暴,樓價大跌,董建華成為眾矢之的,政策亦「冇講等於唔存在」。
董、梁皆已離任特首多年,首度同場為八萬五政策解畫。梁振英在茶聚中語帶可惜地表示「當時完成唔到(八萬五)呢個目標」。董建華更透露,當年他們定下的目標本來是80,000個單位,有一名前女高官覺得未夠,建議多加5,000個,於是成了「八萬五」。

本港現時房屋問題嚴重,由私人到公營房屋,供應都追不上大眾市民所需。(資料圖片)

組大聯盟不怕被攻擊? 董:已習慣

董建華、梁振英今日與傳媒茶聚,期間有記者問到,二人牽頭成立聯盟,會否擔心成為攻擊目標?董建華隨即回應:「我做過特首、CY(梁振英)都做過特首,我們都習慣了。」

此時,在旁的梁振英說,指當年自己幫忙推動八萬五期間,也受到很多批評,「算起來24年了,當年董先生有個房屋計劃,我有幫手,都被人話。」董建華和應:「當年CY都有幫手。」又透露,當年他們原定的目標本來是80,000個單位,97年擔任過首任特首辦主任的現任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向他提出80,000個單位不足夠,應多加5,000個,於是成了最終版本的「八萬五」政策。此時梁振英語帶可惜地表示,現時本港房屋問題嚴重,有感當時政策目標無法達成。

梁振英指,羅范椒芬曾提及八萬五建屋目標不夠,應再多加五千。(資料圖片)

八萬五「生不逢時」

回歸初期,董建華在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八萬五建屋計劃,即每年以85,000個住宅單位為建屋目標,並希望10年內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輪候租住公屋平均時間縮短至3年。當時梁振英為行政會議成員(1999年起任召集人),主力房屋範疇,是政策其中一名重要推動者。

不過政策「生不逢時」,樓價由1997年底起,因亞洲金融風暴下挫,再加上政府鼓勵市民借貸置業,負資產問題浮現,堪稱回歸後經濟環境最惡劣的時期。整個八萬五政策被視為「推冧樓價」的元兇,成為繼沙士和二十三條爭議後,2003年五十萬人七一上街遊行的另一重要原因。

董建華2000年回應傳媒時,表示自1998年起已沒再提起八萬五政策,所以政策已「不存在」,政府2002年提出「孫九招」,全面撤出房屋市場、穩定樓價。「冇講等於唔存在」,亦成為多年來的政壇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