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梁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 學者:向北京交差 實際功能有限

撰文:林劍 彭焯煒
出版:更新:

有報道指,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牽頭成立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籌建工作已接近尾聲,原擬於 下周一(27日)宣告成立,但因限聚令可能延遲。報道指出,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將出任秘書長,大聯盟亦雲集 本地政商界合共千多人。
其實環顧回歸以來,本港不乏這類雲集建制派政商名人的「大堆頭」組織,如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就最為知名。然而,這類組織很多時被認為官方背景太過濃厚,無法深入民間影響輿論氛圍穩定政局。

大聯盟雲集政商界重量級人士,傳長和系前主席李嘉誠亦被列入「發起人」名單之中。

旨在「拒絕被攬炒」 李嘉誠被列「發起人」

大聯盟雲集政商界人士,包括多名全國政協常委、人大代表及「大孖沙」,包括政協常委唐英年、許榮茂、全國人大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全國政協委員黃英豪、施榮懷、張志剛等。據報,長和系前主席李嘉誠亦被列於「發起人」名單之中。不過大聯盟網站昨日(23日)早上開始已不能進入,現時頁面上只顯示「仍在建設中」。

據悉,大聯盟辦事處位於中環中心,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龍安免租提供。聯盟宗旨為「堅持一國兩制,共建穩定繁榮香港」,另外一個重要目的,是協助建制派打好9月立法會選戰。

董建華在2014年11月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根據其網頁介紹,基金會宗旨是「聚知識智慧,在『一國兩制』下迎接國家富強帶來的機遇,發揮香港優勢,爲香港 的繁榮安定、持續發展作出貢獻是基金會的使命。

「大堆頭」組織繁多 建制名人雲集

翻查資料,其實這類「大堆頭」組織,回歸後已出現過不少,例如於2014年11月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根據其網頁介紹,基金會宗旨是「聚知識智慧,在『一國兩制』下迎接國家富強帶來的機遇,發揮香港優勢,爲香港 的繁榮安定、持續發展作出貢獻是基金會的使命。」基金會主席為董建華,副主席包括中大前校長劉遵義、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理事包括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 行政會議成員李國章、蘭桂坊集團主席盛智文等。

基金會進行多項政策研究、於報章撰文、舉辦活動,其中在土地房屋議題發聲甚多。最著名一役,莫過於基金 會力推中部水域人工島填海2,200公頃,甚至請來藝人劉德華為宣傳片作旁白,最終特首林鄭月娥「巧合地」 擴大填海建議面積(由上屆政府的1,000公頃增至1,700公頃),包裝成「明日大嶼」計劃納入2018年施政報告 。不過總體而言,基金會最為人熟知的都是民生政策研究,於政治上未見帶來太大影響。

研究民生政策為主 政治影響較少

另一個較為知名的「同類」智庫組織,例如有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成立的智經研究中心。現時主席為華人置業主席劉鳴煒,顧問包括行政會議成員周松崗、羅范椒芬、醫院管理局前主席梁智鴻等。智經傾向於研究型的智庫,在社會議題的參與,同樣集中於民生議題。

再早期一點的類似團體,包括「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中心於1990年底由梁振英成立,主要工作亦是研究公共政策,現時主席為恆基地產主席李家傑、總裁為張志剛。眾多商界名人如李家傑父親李兆基、長和系主席李澤鉅等,都是中心的成員。中心的宗旨為「肯定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應與國家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支持一國兩制、高度自治、 港人治港,維護《基本法》」等。中心的建制色彩較為濃厚,基本上已被視為代表「藍營」的聲音。

蔡子強認為,這類組織的功能有限,現時成立聯盟可能只為「向北京交差」。

蔡子強:是否為立會選戰仍需觀望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這類組織的功能有限,至於大聯盟是否為籌備9月立法會選舉,則要再作觀望。他以團結香港基金為例,指過去曾花大批金錢在電視賣廣告宣揚理念,但成效卻不彰,認為這些做法「70年代做就得,現在做就已落後半個世紀」,現時聯盟的成立可能只為「向北京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