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100周年】港青獨欠愛國精神?顏汶羽:有人不接受國家強大
今日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這場影響中國一個世紀發展的學生愛國運動,對今日政局紛擾的香港有何意義?《香港01》訪問了兩位政治光譜南轅北轍的年輕從政者--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和香港眾志常委鄭家朗,一起尋思這個問題。
身兼民建聯政策副發言人的顏汶羽接受《香港01》專訪時認為,對香港人而言,民主、科學等西方思想從來不陌生,唯獨最欠缺的是愛國精神,而五四運動追求民主、科學的起源,正是愛國:「愛國你無法選擇,這取決於你的血統」。他認為,部分年輕人未能接受國家強大起來所帶來心理反差,因而才走向「極端保護主義」,而這個問題當中,港府的教育和產業政策欠規劃,令港青無法提升競爭力及向上流動,則責無旁貸。
5月4日是中國內地的青年節,今年更迎來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擔任青年民建聯主席多年的觀塘區區議員顏汶直言,港府對「五四運動」及「五四精神」缺乏宣傳教育,部分港人看不到五四運動對中國的正面影響:「無人會否認,國家100年來在民主上有了很大進步,領導人也會講科學發展觀,創新、創科更是習主席講話是經常圍繞的主題。」他說,「賽先生」近年甚至已成為國策,並非只有談到五四運動時才講。
顏汶羽形容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港青」,求學時對一場一百年前的學生運動,也只是在書本上了解到,「坊間對這個歷史事件的討論比較少,青年人或許從課本上了解到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但認識不多。」他不諱言,「後來加入民建聯,參與青年工作,也接觸到五四運動的一些紀念活動,才有了更多認知。」
青年不了解五四精神 顯官方宣傳與教育缺失
本港年輕人對五四運動不了解,還是官方的教育宣傳扭曲了原有的五四精神,這些不同的看法,成了近年談及五四運動時,社會最常觸及的話題。顏汶羽承認,不止五四運動,許多重要的周年紀念活動,年輕人都缺乏認知,他將這一切歸咎於政府不重視:「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除了搞一個論壇,做一個logo,見不到政府有深刻介紹,政府對五四運動100周年的態度,和其他紀念活動也一樣……今年的圖片展亦是民間牽頭。」
而在教科書中,中國歷史「往往就是一頁紙就講完」。他說,自己一直支持將中國歷史科納入中學必修科,「就如同基督教、天主教學校有聖經堂,普通學校有體育堂一樣,我們作為中國人,為何就沒有一科必修的中國歷史科呢?」顏汶羽中學時是文科生,「高中要選科,無論現在還是以前,至少一半學生選理科,文科生當中,也只有不到一半會揀中國歷史。初中中史又只有3年,從商朝開始,每個歷史事件,有些1、2頁,有些只有三段。」他認為,中史科未必需要每個學生必考,但可以像體育或教會學校中的宗教科目一樣,列為必修科。
國家不缺「德先生、賽先生」 港青獨欠「愛國情懷」
廣義上來說,五四運動,亦是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除了1919年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所激發的愛國熱情,運動的內涵亦包括提倡民主、科學精神的「德先生」和「賽先生」。然而近年不少人批評,官方的宣傳,偏向於強調愛國主義,忽略了百年前學生求諸於西方的新思想。顏汶羽則不認同這種看法:「100年前的國家和今日的國家 ,在與西方世界的接軌和價值交流上,也有很明顯進步,我們見到我們的(國家)主席『飛來飛去』,至少已經與西方世界平起平坐。」他指,並非國家沒有與西方接軌,反而是香港年輕人對「愛國情懷」太過陌生。
愛國別無選擇 港青分離思想源於未接受國家強大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就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發表講話時表示,五四運動的「核心是愛國主義」。顏汶羽就認為,「愛國情懷」是回到追求民主、科學的根本起源,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當日的年輕人沒有愛國情懷,根本就不會有其他東西衍生出來。」
一百年前的學生運動,亦催生了的革命力量,像陳獨秀、瞿秋白等五四時期的思想領袖和學生代表,後來創立了中國共產黨。100年過去,今日的「愛國人士」看來已不需要「拋頭顱、灑熱血」。只是現今的青年們,有不少人非但沒有將一腔熱誠,轉化為「愛國」的衝動,反倒是選擇「抗爭」之路。顏汶羽說,年輕人對國家提建議無問題,例如如何完善國家的肅貪倡廉制度,是利用香港的制度優勢幫助國家成長等,都是好事,但有人鼓吹「香港民族主義」,他就認為大有問題:「愛國這東西,你沒有選擇,愛國基於你的血統,你是中國人……五千年前的商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同一個中華民族,就好像日耳曼民族在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國家,但還是同一個民族,你的民族、血統。」
至於青年民心背向的原因,顏汶羽分析,過往港人對於內地永遠是高人一等,有較高競爭力,但「以前中環周圍都講英文,依家中環周圍都講普通話……有些青年未能接受國家強大起來,未有心理準備與國家的青年直接競爭。」
高等教育學額與產業政策脫軌 港府責無旁貸
顏汶羽指,「分離主義」是「極端保護主義」的產物,而香港一直賴以為生的重要價值,是自由經濟,敢於競爭,「如果像特朗普一樣用圍牆圍住自己,走向保護主義,香港就完了。」
要消滅港青的保護主義思想,就必須讓其提升競爭力,顏汶羽說,香港年輕人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教育制度,既沒有瞄準其事業發展,大學學額分配又多年無變,「最缺人的是醫學界,大學培養的醫生、護士的學額如此少。」他指,香港政府對經濟體系的發展應有預測,而不同專業學系的學額亦應根據預測而調整,「現在很多人,讀完了某個學系,卻沒有工作,大專培育的學生,與經濟發展不匹配,創科、醫療,有職位沒人做,很多商科學生卻找不到工作,或者供應太多,薪金自然低。」
顏汶羽表示,自己多年前走入職場,做議員助理時,薪金是1.1萬元,多年通脹後,現今的市價卻沒有多大增幅,「人工低就怨氣大,儲錢難、買樓難、生仔難。」
本屆政府強調青年政策,顏認為,中央政策組改組、青年自薦計劃、甚至特首願意在社交媒體上與市民互動,都展現政府更願聆聽年輕人聲音,但具體的政策,例如學額分佈和經濟發展掛鉤仍未做到,最終還是未能針對青年人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