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發習近平講話全文 提對港澳4點希望、6個作用

撰文:莊恭南
出版:更新: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13日)於北京接見港澳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週年訪問團並發表講話。今日中聯辦出稿詳細引述習近平的講話內容,部分內容為新華社昨日報道中未見。
中聯辦的稿指,習近平以「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形容港澳與內地關係;又讚揚港澳人士到內地投資,「不只是因為看到了商機,而且是希望看到內地擺脫貧困、國家日益富強」,希望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人士與內地人民一道,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新局面,並實為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會見港澳代表團時講話。

習近平總結港澳六大作用

習近平對港澳代表團講話時表示,40年來的改革開放歷程中,港澳地位獨特,貢獻重大,又指國家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港澳「外資企業和人士也有一份功勞」。

他指,與代表團交流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以及對「國家改革開放的高度認同」、對「一國兩制方針的高度認同」,又表示,會認真研究代表團的意見和建議。

習近平表示,港澳人士在改革開放中的作用是「開創性的、持續性的,也是深層次的、多領域的。」

他又指,2007分管港澳工作後,全面了解了港澳與內地的合作,也曾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間親自謀劃和推進,而在此個過程中,他結識了很多港澳朋友。

習近平總結了港澳人士發揮的六大作用,包括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市場經濟的示範作用、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向開放的橋梁作用、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及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又在闡述有關作用時,提及霍英東先生、何鴻燊1979年開設的中山溫泉賓館;梁振英先生1978年就到深圳、上海等地免費舉辦西方土地經濟管理制度的講座;在深圳、珠海和重要僑鄉汕頭劃出一些地方搞貿易合作區;滬港通、深港通、債卷通;上海虹橋機場引進香港國際機場管理理念等具體事例。

習近平更以「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形容港澳與內地關係,指港澳人士在內地的捐助與扶貧,是「不只是為了行善積德,而且是基於與內地人民的同胞之情。」

習近平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全文)

 

很高興同香港、澳門各界代表人士見面。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要進行一系列慶祝活動,同時要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經驗和啟示。在這個時機,我們邀請香港、澳門各界代表組團來內地參觀訪問,並安排今天這樣的會見和座談交流,表明中央充分肯定港澳同胞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作用和貢獻。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今天在座各位,大多數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到內地投資興業,從事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活動。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港澳同胞以及在香港、澳門的外資企業和人士也有一份功勞。對這一點,祖國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在這里,我向你們並通過你們,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剛才,兩位特首和幾位代表從不同角度談了很好的意見,從中可以感受到大家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愛國情,感受到大家對國家改革開放的高度認同,「對一國兩制」方針的高度認同,對香港、澳門與祖國共命運、同發展關系的高度認同,也能感受到大家對祖國和香港、澳門未來的信心。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也很好,我們會認真研究。

  1978年12月,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們國家開啟了改革開放偉大歷程。國家改革開放從一開始就註入了香港、澳門活力元素。40年來,港澳同胞在改革開放中發揮的作用是開創性的、持續性的,也是深層次的、多領域的。

  對這方面的情況,我是很瞭解的,我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間都親自謀劃和推動了大量內地同香港、澳門的合作項目。2007年到中央工作後,我分管港澳工作,全面瞭解這方面的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港澳朋友。

  我總結了一下,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人士主要發揮了以下作用。

  一是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國家改革開放之初,港澳同胞率先響應,踴躍北上投資興業,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如內地第一家合資企業、第一條合資高速公路、第一家外資銀行分行、第一家五星級合資飯店等。霍英東先生、何鴻燊先生1979年建的中山溫泉賓館開業後,我去參觀過,無論是硬體設備還是軟體服務,都是當時內地招待所無法相比的。港澳同胞不僅為內地經濟發展註入了資金,而且起到了帶動作用,吸引國際資本紛至沓來。長期以來,香港、澳門一直是內地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到去年年底,內地累計使用香港、澳門資金1.02萬億美元,占引進境外資本總額的54%。

  二是市場經濟的示範作用。內地剛開始搞改革開放時,很多人觀念還沒有完全轉過來,條條框框很多。許多香港、澳門有識之士率先向內地介紹國際規則和有益經驗。香港許多瞭解國際市場、熟悉國際規則的專業人士扮演了「帶徒弟的」「師傅」角色,為內地企業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提供了咨詢意見。梁振英先生1978年就到深圳、上海等地免費舉辦西方土地經濟管理制度的講座,1987年參與編寫了深圳第一份也是全國第一份土地拍賣中英文標書。梁定邦先生、史美倫女士幫助創建證券市場有關監管制度,只拿「一元人民幣」的象徵性年薪。港澳同胞為內地市場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是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創辦經濟特區這一重大決策充分考慮了香港、澳門因素。1979年廣東省委向黨中央建議,發揮廣東鄰近香港、澳門的優勢,在對外開放上做點文章,讓廣東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和重要僑鄉汕頭劃出一些地方搞貿易合作區。在經濟特區創辦過程中,從規劃到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再到各項事業興辦,都有港澳同胞參與和努力。

  四是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香港、澳門利用擁有歐美市場配額等優勢,為內地帶來了大量出口訂單。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80%以上的製造業轉移到珠三角等地,促進內地出口導向型製造業迅速發展,助推內地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香港、澳門也是內地企業境外融資和對外投資的視窗平臺。很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逐漸熟悉和適應國際市場,學會了在國際市場大海中游泳。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已經占香港上市公司總數的近50%,市值更是接近70%。

  五是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國家實行開放政策中,有不少是對香港、澳門先行先試,積累經驗之後再逐步推廣。這既促進了國家對外開放,又有效控制了風險,也為香港、澳門發展提供了先機。比如,內地服務業市場開放,就是先在CEPA框架內基本實現廣東與香港、澳門服務貿易自由化,為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積累了經驗。香港、澳門在國家金融領域開放中的試點作用更為突出。近年來推出的「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都是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的重要舉措。人民幣國際化也是從香港開始的。目前,香港擁有全球最豐富的離岸人民幣產品,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

  六是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香港、澳門在城市建設和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是內地學習借鑒的近水樓台。比如,上海虹橋機場引進香港國際機場管理理念,短期內實現了管理水平躍升,被評為「世界最快進步機場獎第一名」;北京、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的地鐵建設和管理借鑒了香港地鐵的先進經驗;內地第一支救助飛行隊是在香港飛行服務隊手把手幫助下組建起來的。內地通過學習借鑒香港、澳門的先進做法和有益經驗,有力提升了內地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

  古人說:「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特別值得肯定的是,廣大港澳同胞到內地投資興業,不只是因為看到了商機,而且是希望看到內地擺脫貧困、國家日益富強。大家無償捐助內地的教科文衛體和扶貧濟困等公益事業,不只是為了行善積德,而且是基於與內地人民的同胞之情。比如,邵逸夫先生對內地公益捐款超過100億港元,田家炳先生為了捐助內地教育慈善事業甚至賣掉自己的別墅,晚年租著公寓住。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大地震,香港「愛心義工」黃福榮先生冒著餘震救人,不幸遇難。每一次內地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時,港澳同胞都是感同身受,最先伸出援手,表現出守望相助、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

  總之,40年改革開放,港澳同胞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港澳同胞同內地人民一樣,都是國家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國家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香港、澳門同內地優勢互補、一起發展的歷程,是港澳同胞和祖國人民同心協力、一起打拼的歷程,也是香港、澳門日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共用祖國繁榮富強偉大榮光的歷程。

  「任重而道遠者,不擇地而息。」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一共推出1600多項改革方案,其中許多是事關全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如市場體制改革、巨集觀調控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監察體制改革、國防和軍隊改革等。每逢重要場合,我都要談改革、談開放,強調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把改革進行到底。今年,我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等場合都宣示了改革永不停步的決心。前不久,我去廣東考察,目的就是釋放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強烈信號,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在廣東特別講到,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越是環境復雜,我們越是要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絕不會回到關起門來搞建設的老路上去。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前進,也就是我們古人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國家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事業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是堅持改革開放。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港澳同胞繼續以真摯的愛國熱忱、敢為人先的精神投身國家改革開放事業,順時而為,乘勢而上,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香港、澳門更好發展,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篇章。

  對香港、澳門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的優勢,國家改革開放是最大的舞臺,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是新的重大機遇。我們要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香港、澳門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中的定位,支持香港、澳門抓住機遇,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作出新貢獻。為此,我對大家提幾點希望。

  第一,更加積極主動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在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香港、澳門的地位和作用只會加強,不會減弱。希望香港、澳門繼續帶頭並帶動資本、技術、人才等參與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特別是要把香港、澳門國際聯系廣泛、專業服務發達等優勢同內地市場廣闊、產業體系完整、科技實力較強等優勢結合起來,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加快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加強澳門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努力把香港、澳門打造成國家雙向開放的重要橋頭堡。

  第二,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是改革開放的時代要求,也是香港、澳門探索發展新路向、開拓發展新空間、增添發展新動力的客觀要求。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們立足全局和長遠作出的重大謀劃,也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重大決策。建設好大灣區,關鍵在創新。要在「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框架內,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創新體制機制,促進要素流通。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要大膽闖、大膽試,開出一條新路來。香港、澳門也要註意練好內功,著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第三,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已納入國家治理體系。港澳同胞要按照同「一國兩制」相適應的要求,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提高管治能力和水平。同時,大家要關心國家發展全局,維護國家政治體制,積極參與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港澳人士還有許多在國際社會發揮作用的優勢,可以用多種方式支持國家參與全球治理。

  第四,更加積極主動促進國際人文交流。香港、澳門多元文化共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要保持香港、澳門國際性城市的特色,利用香港、澳門對外聯系廣泛的有利條件,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介國家方針政策,講好當代中國故事,講好「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香港故事、澳門故事,發揮香港、澳門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今天在座有不少港澳青年創業者,看到你們我很高興。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港澳青年不僅是香港、澳門的希望和未來,也是建設國家的新鮮血液。港澳青年發展得好,香港、澳門就會發展得好,國家就會發展得好。要為港澳青年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幫助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

  現在,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港澳同胞大有可為,也必將帶來香港、澳門發展新的輝煌。行百裡者半九十。全體中華兒女要同心協力、堅忍不拔,風雨無阻、勇往直前,矢志實現我們的目標。希望廣大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人士同內地人民一道,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新局面,為創造港澳同胞更加美好的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