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東大嶼南丫填海、釋放農地 增5200公頃地 胡應湘:非官商勾結
特首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設立東大嶼都會,引來社會反響,反對團體更舉行大型示威遊行。曾多次建議於香港中部水域填海的合和主席胡應湘,今日(26日)接受《香港01》等傳媒專訪時,再次提出4大增加土地供應選項,當中以大規模於東大嶼填海2600公頃最為矚目。他直指填海不單不會「倒錢落海」,更會創造接近一萬億元盈餘,又否認計劃是官商勾結,「我今年82歲,搞得嚟天光」。
董建華再邀為土地房屋獻策
香港一向面對缺乏土地問題,但社會對棕地、新界私農地、粉嶺高爾夫球場、填海、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反響。身為土木工程師的胡應湘今日接受訪問時,再次提出其對「解決香港土地及房屋供應的一點提議」。他透露,前特首董建華早於1997年上任前已親自邀請他,就八萬五建屋計劃提供土地選項,以容納未來1000萬人的人口,當時認為要1萬公頃土地,惟及後金融風暴,「生不逢時」,無疾而終。胡應湘稱,去年董建華再次邀請他,「你係專業人士,香港房屋問題嚴重,有乜意見?」,而他眼見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得170呎,是世界倒數第二差,「近年劏房、納米樓盛行,年輕人置業天方夜譚,專業人士都負擔不起,社會財富在政府及少數地產商,財富分配不公平」,雖然他坦言「係受益者」,但認為情況嚴重,遂再作馮婦作出建議。
他建議4大方向發展土地,即:
1. 在多個淺水區填海,如東大嶼填海2600公頃、南丫島填海445公頃並發展南丫島1355公頃陸地、沙田馬料水填海490公頃,共5200公頃用地;
2. 優化乙種換地權益書(容許持有人每5平方呎被收回農地,可於將來換取2平方呎同樣位於新界的屋地)制度,釋放大量新界棕地及農地,如洪水橋、新界北;
3. 發展接近市區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補回偏遠郊外同等面積綠化地,令整體郊野公園面積不減;
4. 適量「開山」,如大嶼山芝麻灣、南丫島及港島以南山頭,以採得泥石填海
↓↓點擊查看,胡應湘建議在南丫島及馬料水填海↓↓
期望人均居住面積增至220呎
除了東大嶼填海(2600公頃)、南丫島陸地及填海(1800公頃),加上發展新界土地(包括沙田馬料水填海490公頃)合共800公頃,初步估計可增加5200公頃土地,單以東大嶼及南丫島陸地及填海,已可提供4.15億平方呎住宅面積,共容納186萬人居住,期望將港人均居住面積增至220呎。另外,他直言需要有完善交通規劃,包括在東大嶼興建連接大嶼山北及港島西的跨海大橋、高速公路及鐵路延線,以及在南丫島興建連接東大嶼及港島南大橋,興建隧道貫通港島南北,並將南港島線由海怡半島延伸至南丫島榕樹灣。
胡應湘建議以公開投標,包括管理、設計、建設、施工等總承包方式處理填海,可以將工程造價節省20%,初步估算東大嶼填海2600公頃的總成本只需3300多億元,「新加坡、南韓、深圳填咁多海都未破產」,填海不單不會「倒錢落海」,以公私營樓宇六四比,更會創造接近一萬億元盈餘。
諷刺反填海者「個個變即時專家」
他指於《施政報告》公布前兩日向特首林鄭月娥及發展局提交其方案,「但冇同政府傾過」,又否認計劃是官商勾結,「我今年82歲,搞得嚟天光」,笑言「買地政總署的高空圖(做研究)都買了數千元」。對於不少環保團體批評填海影響生態,他反指說法非金科玉律,諷刺反對者「個個變即時專家」,又稱「有人同我講,反對的人有地產商背後支持」。他直言大規模填海,地價會較便宜,「否則地價更貴,香港仲死」。
料東大嶼賣地可賺7735億元
早前《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設立東大嶼都會,政府消息指需要4000至5000億元,胡應湘以35%土地用作住宅、地積比4倍、公私營樓宇七三比推算,單以地價,政府已可賺取7735億元收入,成本只需2200億元。至於為何兩者成本相差甚遠,他笑言「政府做一定好貴」,「就林鄭的方案都起碼收到8000億元(盈餘),如果我這個方案要計,一萬億元收入我都敢判斷」。
粉嶺高球場會員 「但未打過一棍」
至於發展粉嶺高球場,他承認自己是高球場會員,「但未打過一棍」,雖然高球場有170公頃,但可以發展成為住宅的只得68公頃,「好多古樹、墳墓」,交通亦不便,「住的人去九龍、香港如同旅行……為68公頃使咁多錢,不是生意經,不合理」,而收回粉嶺高球場尤如打倒資本主義,不能解決問題,只是轉移視線,「我做(發展粉嶺高球場)」怕賣唔出」。
早前有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文件指,胡應湘早於1984年已提出倡東大嶼填海,惟最終告吹。他承認當年曾向港英政府提出於東大嶼中部水域進行大規模填海,作為未來香港新國際機場及大型貨櫃碼頭的選址。「當年英資利益睇唔通97後,不投資就沒有領導地位,但投資又怕香港前景」,所以才提出私人出資填海,「否則拖下去的話,香港會很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