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賢:放生獵食性強的魚類 如同放獅子老虎到立法會食議員
撰文:馮子健
出版:更新:
不少市民在宗教節日會放生動物祈福,但放生不當或對環境造成影響。A4聯盟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與民建聯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拍節目,談論對放生魚類的看法。其中,何俊賢指,有人放生獵食性很強的魚或破壞生態,情況如同放獅子、老虎到立法會,稱「隻獅子、老虎好開心㗎,有90個議員食呀,咁但係我(何俊賢)唔開心呀嘛!」
放生或對環境造成影響 現行法例難規管
楊永杰在節目指,放生行為有爭議性,每逢宗教節日都有人到海邊放生魚類,善信有自己看法,但放生不當或對生態造成影響,魚類亦未必可以生存。
何俊賢表示,「放生好、放錯生就唔好啦」,宗教節日有人放生,但知識水平沒有考慮對環境的影響,現行法例亦難規管相關行為。他解釋指,現時的《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要令動物受到不必要痛苦才可以拘捕,更需要人贓並獲才有機會「告得入」。
何俊賢又指,曾經有人將淡水魚、巴西龜到海邊放生,就算放生的魚類適應香港水域,亦可能是放生獵食性很強的魚類,就如同放獅子、老虎到立法會......
立法會有90個議員,你放隻獅子老虎入嚟,隻獅子老虎好開心㗎!哇有90個議員食呀!咁但係我唔開心呀嘛!
促每年恆常性做增殖放流
何俊賢認為,不適宜放生會破壞其他物種的魚類,建議政府從放生的法例入手調整,將放生抽離《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皆因放生可以導致虐待其他動物,但條例並不涵蓋。
他表示,要響應全國放魚日,要推動科學放生,要合理地讓資源再生,每年恆常性做增殖放流。他建議放生要報備、放生魚類的銷售點都要具備放生知識,亦要尊重善信合理放生,同時放生亦要讓環境得到保障甚至得到提升,建議政府表列出可放生魚類。
增殖放流是指將人工培育的魚類放回合適的自然環境,以協助受威脅物種恢復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