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販運人口報告︱港列二級監察名單 政府斥存在偏見及欠缺事實

撰文:蕭通
出版:更新:

港府於今日(25日)凌晨發聲明,強烈不滿及反對美國國務院《2024年美國販運人口報告》中關於香港的不實評論,指報告中的結論毫無根據,將香港評為第二級別(監察名單)是極不公平、存在偏見和欠缺事實支持。

政府發言人指出,販運人口從來不是本港普遍存在的問題,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犯罪集團以香港作為販運人口的目的地或中轉站。 港府一直積極主動和全方位打擊販運人口活動,並在打擊販運人口,以及加強保障在港外籍家庭傭工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

特區政府繼續對所有較可能涉及販運人口風險的人士,包括非法入境者、性工作者、非法勞工、外傭、輸入勞工和其他懷疑受害人,進行初步識別審核。去年進行了約11,000次初步識別審核,較2022年增加45%。在當局加強打擊人口販運的力度,以及增加了初步識別審核的次數下,只有3名受害者被識別,由此可見販運人口在香港並非普遍的問題。

各部門持續加強執法調查 法律架構保障全面

執法部門在調查和執法方面也一直保持警惕。警方於2023年繼續大力打擊包括賣淫在內的色情活動,一共進行了70次掃黃行動,較2022年增加21%。在保障外傭方面,警方於去年拘捕了33名涉及虐待或性侵犯的外傭僱主。另外,有60名外傭僱主因協助及教唆外傭違反逗留條件而被檢控,而43名僱主已被定罪。

與此同時,勞工處繼續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打擊違例的職業介紹所,2023年進行合共超過2,000次定期及突擊檢查。同年,有4間職業介紹所因相關罪行被定罪,另有5間因未能遵守《實務守則》而被撤銷、拒絕發出或續發牌照。

對於報告中有關香港缺乏單一販運人口法例的不實評論,發言人指現行的法律架構,有超過50條針對各種販運人口行為的法律條文,提供一套全面的保障,與其他設有單一販運人口法例的司法管轄區相比並無不足。 發言人補充,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框架,與相關國際人權標準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