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研發展「低空經濟」 孫東:須考慮空域管理政策瓶頸
國家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日(27日)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政府認為本港應優先聚焦發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有策略性創科產業,同時透露內部正研究發展「低空經濟」可能性,包括當中本港有何技術優勢、目前空域管理政策瓶頸等。
「低空經濟」是指一般在垂直高度一千米以下,根據實際需要延伸至不超過三千米的低空空域範圍内,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內地以無人機在智慧城市、物流運輸、應急救援、航空測量、環境保護等領域有着廣泛應用。
葛珮帆與劉業強關注發展「低空經濟」可行性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劉業強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均關注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的可行性。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孫東表示兩會中提到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特色發展,政府經過長時間研究後,認為香港應優先聚焦發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有策略性的創科產業,不過他透露相關部門正研究在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的可行性,包括本港有何技術優勢,目前空域管理政策瓶頸等,強調香港願意全面的配合和支持國家發展大戰略。
不過,葛珮帆對孫東的回應似乎不滿意,認為港府無意欲發展「低空經濟」,並追問當局有關發展「低空經濟」的規劃及策略。孫東則重申港府從來沒有說過不發展「低空經濟」:「我只說的是,香港發展經濟要因地制宜」。
李慧琼問本港如何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
至於有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口頭質詢,是由身兼大人常委的民建聯議員李慧琼提出。她指「新質生產力」是月初北京兩會期間的重要關鍵詞,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去年在黑龍江考察調研首度提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要求港府交代有何計劃因地制宜發揮本港獨特性,加強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力度及如何協助各行各業在參與大灣區建設過程中發展「新質生產力」。
孫東表示,「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為生產力加入創新元素。他表示,加快「新質生產力」可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政府於2022年發表的《香港創新科技藍圖》從頂層設計清晰的發展藍圖,當中促進上、中、下游的發展,創造完整的創新科技生態鏈,這正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關鍵。
為落實藍圖中的規劃,孫東表示,政府強化組織架構上的配置,開設了工業專員一職,專門推行工業化策略,並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下設立新興工業辦公室,以產業導向為原則。為支持香港創科發展、支持推動「新質生產力」,孫東表示,政府近年出台並落實了不少政策加促成果轉化等,以不斷創造新價值,他舉例指在上游部分,政府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本地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不同的研發項目,截至2024年1日,基金共批出472項與大灣區其他內地機構等的科研項目;中游方面,政府去年推出「產學研」計劃,支持本地大專院校研發團隊將成果產業化;下游方面,政府大力支持人工智能、醫療科技等,具優勢及有策略意義的科技發展。
李慧琼關注河套區發展,認為該區將會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示範區,期望政府多解說河套區與「新質生產力」的關係。孫東表示,政府正就河套區發展進行部局,料今年內公布香港園區的規劃藍圖,強調該區的重要目標是匯聚全球高質量創科技術。
黃國關注本地高科技人才培訓
工聯會黃國認為,要推動「新質生產力」需要高技能人才,關注本地的人力供應與培訓。孫東表示,政府期望前線科研人員從現時的4萬多人,增至2030年不少於10萬人,他承諾政府會加大科研教學,培養本地人才的力度,今年本地應用教學課程都會繼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