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手記】中國百家《家當》 與攝影師黃慶軍快問快答

撰文:攝影組
出版:更新:

家裏的一事一物,暗暗透露了屋主的生活習慣,以及他們的生活的態度。中國人給予這些物件一個名字:家當。自2003年起,中國攝影師黃慶軍開始了一場漫長的攝影旅程,周遊中國各地,拍攝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人民的家當。一件件相中陳列的物件,透視每戶人家的⽣活狀況。有的物質簡樸,有的錢穀豐饒,但若問中國人最重要的家當是什麽?「多數家庭認為最重要的家當是房⼦。」黃慶軍這樣說。
(問:龔慧 答:黃慶軍)

劉小姐,37歲,生於1976年,畢業於北京著名大學。2014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她家住北京優質地段,喜愛藝術、音樂、哥爾夫球和旅行,去過廿多個國家。因為北京空氣污染嚴重,家中安裝了一台空氣淨化器,平日飲樽水,吃進口食物。(黃慶軍作品)

從什麼時候開始拍攝「家當」︖

黃慶軍(黃):2003年開始拍攝,是給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拍攝⼀個項⽬,2006開始⽤⼤底⽚相機拍攝家當作品(2003年是⽤135相機拍攝了⿊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四個省的四戶⼈家)⽬前共拍攝了55戶中國家庭。


在與⼈溝通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您是如何取得他們的信任︖

黃:主要的困難就是不讓拍攝,我會給拍攝家庭看我過去拍攝的照⽚,這樣比較容易取得他們的信任。


那麼您又是如何選擇和鋪排「家當」呢︖

黃:我是把在房間中不同空間的物品組合到⼀個空間來拍攝,主要是把同⼀類的物品放到⼀起。這樣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這戶⼈家的⽣活狀況。

屋主林先生在此屋已經住了50年。大部分收入來自農耕,他擁有30畝農地。攝於河北尚義縣。(黃慶軍作品)

您的拍攝⾜跡從中國邊緣城市⼀直到美國⼤城市,不同地域的家當有何相似性︖

黃:每個家庭的廚房⽤品相差不⼤,每個家庭都會有電視,⼿機等⽇常⽤品。

 

你拍攝的人物怎樣看待自己的家當?

他們對物的態度是夠⽤就好的居多。


在您這⼗⼆年的拍攝經驗中,⼈們的家當有發⽣什麼變化嗎︖

黃:有些⼈家變化很⼤,換了新房⼦和新的電器⽤品,當然也有變化不⼤的家庭。


你曾經問過無數家庭「什麼是你眼中最重要的家當」,有什麽啟示︖

黃:多數家庭認為最重要的家當是房⼦。藝術家何玟訣認為他最重要的家當是他的畫。

這個穆斯林家庭住在新疆喀什古城,生活雖簡樸但家中總是儲存了一大堆食物和水果招呼客人。(黃慶軍作品)

什麼時候會拍攝您⾃⼰的家當︖

黃:這個還不知道,當有⼀天我覺得拍攝達到我想要的結果了,就會拍攝我⾃⼰的家當。


為什麼選擇以⾃⼰的家當結尾︖

黃:因為我拍攝了很多家庭,我知道這件事有多複雜,我希望⾃⼰參與其中。


是怎樣的原動⼒讓您堅持拍攝家當到今天︖

黃:是作品不斷被社會認可給我動⼒讓我前⾏。

 

未來有什麽計劃︖

黃:未來如有可能會去拍攝⽣活在國外的中國⼈吧。我也希望拍攝香港人的「家當」,在此徵集自願面對我鏡頭的香港家庭,有興趣的香港讀者歡迎發電郵給我,或者看看我的網站

68歲道士劉滿福,12歲第一次上山拜佛,如今已在山上住了十幾年,喜歡道教,他非常喜歡這裡清淨的生活,他的子女在附近的村莊生活。 2014年一月拍攝於河北省雞鳴驛山。(黃慶軍作品)
男主人楊海文44歲、女主人董亞紅35歲。董亞紅在飯店打工,楊海文在工廠裡做散工,兩人月入3000多元,現在他們已經搬離這裡,這裡的房子也被拆除。 2009年一月拍攝於黑龍江大慶市龍鳳區。(黃慶軍作品)
男主人楊猛,女主人李靜。 2008年奧運會前,北京的城市建設發生了很大變化,我想拍攝一張因為拆遷而搬出老宅的北京人。拍攝這戶人家,從聯繫到拍攝,用了4個月的時間,拍攝時我選擇了有城鐵經過時按下快門,照片攝​​於2007年3月。(黃慶軍作品)
40歲出生於湖南的賀先生,收入不詳。現今中國藝術市場蓬勃,在北京通州區有中國最大的藝術家聚集地宋庄藝術村。他在2010年搬進來,工作室佔地3000呎,有錦鯉池,又有乒乓球桌。室內設計全出自他手,花了九百萬人民幣。他將大部分收入花在車和瓷器。(黃慶軍作品)
男屋主81歲,女屋主79歲。2007年9月,王慶軍來到魯迅的故鄉紹興。相中的老夫婦已在屋內拄了超過60年。他們的家當很簡單,有一張古床﹐只是很可惜沒能拍攝。現時男屋主已離世,只剩下女屋主。(黃慶軍作品)

攝影師黃慶軍正在徵集願意拍攝的香港家庭、有意者可以發電郵到12424926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