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影像】一個非主流的青年成功故事:跳上劇場的街舞表演

【社區影像】一個非主流的青年成功故事:跳上劇場的街舞表演
撰文:林可欣 蘇煒然
出版:更新:

一齣由青年擔任台前幕後的街舞劇圓滿落幕。協青社年度街舞劇今年在台前演出一個與青年精神健康有關的故事,協青社嘻哈學校總監陳嘉玲說,主流社會對年輕人成功的想像,只狹窄得如品學兼優、考入大學,教他們難以於狹縫中成長,結果因為種種學業和家庭壓力或朋輩關係等原因,有些青年無法想通問題,情緒困擾甚至輕生。陳嘉玲覺得,若年輕人有多些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做運動、唱歌跳舞或什麼康樂活動都好,至少情緒能平衡得到。她的嘻哈學校教年輕人跳街舞,每年招募學生演出街舞劇。一班來自不同學校的青年,歷經兩個多月排練,終於踏上沙田大會堂表演。也在後台「演出」一個屬於他們的街舞故事。攝影:高仲明、撰文:林可欣、圖片編輯:蘇煒然

這是協青社第五年辦街舞劇。往年主題談夢想、談傳承,今年則以青年精神健康為題。機構的嘻哈學校總監陳嘉玲說,在社會對年輕人各種支援和解難課程以外,希望以街舞作媒介,同樣鼓勵青年正面思考生命遇到的困難。(高仲明攝)
這是協青社第五年辦街舞劇。往年主題談夢想、談傳承,今年則以青年精神健康為題。機構的嘻哈學校總監陳嘉玲說,在社會對年輕人各種支援和解難課程以外,希望以街舞作媒介,同樣鼓勵青年正面思考生命遇到的困難。(高仲明攝)
阿煇(左)和煒晉以前看着別人踏上舞台表演街舞,自己也很想試試。今年街舞劇還包括少數族裔和他倆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陳嘉玲說,街舞是一種交流語言,每人都能成為表演者,也有平等機會演出。(高仲明攝)
一人一袋服裝,裝滿演員們的服飾道具,他們轉場要快速換衫轉造型。(高仲明攝)
以為演員會好緊張,他們臨出場前半小時卻依然從容淡定。場內測試廣播觀眾入場提示,他們聽到突然面色一變。負責監督舞台社工說:「好彩你哋仲識緊張」,最後囑咐他們留意轉場時間和觀眾臨場反應。(高仲明攝)
青年在這裏結識志同道合的街舞朋友,幾個月來排練出默契,難以取締。(高仲明攝)
前台燈光亮起,最後倒數。有份排舞的青年導師小肥希望,演員享受台上每一分鐘:「來到最後一刻,無需再為害怕跳錯舞步或忘記什麼演出細節而緊張了。」(高仲明攝)
男女老少也來睇騷。街舞劇是一場台上台下的互動。演員們最希望台下有掌聲有反應,「這對台上的人來說是最大的肯定,苦練多月什麼也值得。」(高仲明攝)
飾演「一念」的女生輕輕跳着舞。她飾演一股正面思考的精神,對白道:「每件事都有正反兩面,所有決定都在一念之間。」(高仲明攝)
街舞劇結合劇場及不同的舞蹈元素。連場歌舞串連成一個有起有伏的故事:兩個主角因家庭和朋輩關係感到情緒困擾,失落而絕望,尋死前交託自己心愛的物件,說什麼也帶不走了,最後身邊的師友把他們從懸崖拉回來。(高仲明攝)
不論家境貧富或是否遭欺凌的主角也在成長遇到問題,故事像你像我。演員說,遇到困難要找人求助。(高仲明攝)
早在定題時,陳嘉玲與一班社工已留意到現今青年精神健康問題嚴重。據2017年的立法會文件,2016至2017年間共有3萬5千名青少年診斷有精神健康問題,較5年前增加7成,青少年輪候精神科非緊急新症時間約一年三個月,較成年人更長。(高仲明攝)
陳嘉玲的機構提供24小時「真人接聽」熱線,有些青年半夜致電說在天台在馬路邊,欲輕生離開人世,社工希望他們在懸崖邊緣的一念之間,醒覺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主角請現場觀眾上前擁抱,像平日也要多關心身邊人。(高仲明攝)
這街舞劇更教曉演員紓壓,阿煇(右二)說緊張時就會跳起劇中示範的減壓操。(高仲明攝)
一班跳街舞的青年也許也是故事本身,講述一個揮灑汗水、心思和時間苦練街舞的故事。(高仲明攝)
很多演員謝幕時收到親友送上花束恭喜GOOD SHOW,有人眼眶紅了。一齣自己演出的街舞劇要落幕了。他們的街舞故事待續...(高仲明攝)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