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愛搖滾樂 以Beatles類比自己遭抨擊:算了,不管他們了
近日連看四本日本作家書,是很巧,但緣起皆不同。
村上春樹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早因淺堤樂團的歌曲而有興趣。
筒井康隆 -《盜夢偵探》:因為今敏的同名動畫電影重新在台上映,看完後欲罷不能。
伊坂幸太郎 - 《Lush Life》:之前讀過兩本他的小說,對味。這本乃網友推薦。
奈良美智 - 《小星星通信》:不是趕最近展覽熱潮,而是出版社朋友推薦,說我看了肯定有感。
著名畫家奈良美智與搖滾樂的故事——點圖看看《小星星通信》的內容▼▼▼
我會有感的主題是什麼?
其實之前我對奈良美智根本不熟,我又是那種不合群的人,別人越一窩蜂的東西我越排斥,所以對台灣北藝大的那個特展無甚興緻,頂多想等一陣子人少後再去不遲。但既然朋友推書就不能辜負,而且就算日後要觀展,多瞭解他一點也好。
才看幾頁我就懂了。搖滾樂。
他特別選列出生命中不同時期常聽的唱片,譬如一九七〇年代如下:
- Ramones 1976 年石破天驚的龐克鉅作
- Neil Young 1970 年註解了一整代人失落的《After the Gold Rush》
- Lou Reed 1972 年引領紐約次文化風騷的《Transformer》
- Jackson Browne 同為 1972 年開創其輝煌生涯的首張專輯
我這人很簡單,讓我看到這幾張唱片封面我就會高潮,更何況一次四張併排著!就像電影《不日成名》中姊姊離家前從床下拉出一箱黑膠唱片交接給弟弟的那幕,光芒耀眼簡直叫我不忍逼視!
如果這些音樂伴隨了一個人的成長、奠定其人格個性,那麼此人跟我就不再陌生。你知道你多少是懂他的,反之亦然。朋友果然了解我。
這下總算明白了,原來搖滾樂「也」是奈良美智人格養成的 DNA。我也是,所以「也」。
不論在哪裡,只要有一個人作畫的空間,我就能夠畫畫,尤其在大家下班離開後的畫廊,不斷放著搖滾樂,一邊作畫真的很愉快。
搖滾樂,我心靈避難的天堂。
二十一世紀,二〇〇〇年的春天,我在芝加哥的現代美術館從事個展的準備作業。說到芝加哥當然讓我聯想到芝加哥藍調 (Chicago blues),嘴裡一邊哼著隱約記得的『Sweet Home Chicago』經過美術館。
這段話讓我想起〈Still Got the Blues〉。當然,怎能沒有藍調。
隨著名氣逐漸響亮,奈良美智的作品被越來越多人看見,當然毀譽亦接踵而來。面對批評,他說:
剛開始因為不習慣,真的非常沮喪。例如有人說我幼稚啦、只會引起女孩子和小孩的注意啦,甚至說以前的作品比較好……,啊!只要想起那時候,就讓我一肚子氣(怒)。不過,在我小時候,披頭四到日本時,當時的媒體也幾乎都批評『長髮真是不像話!』或『只會引起女孩子和小孩的注意力罷了!』只會評論這一類的事,關於音樂的部分則是隻字未提(說不出什麼)。算了,不管他們了。
老實講,乍見他那些正字標記般的娃娃與動物主題畫作,真可能產生「引起女孩子和小孩的注意」的偏見。我承認以前我也是,但即使現在我仍不敢說多麼了解他的作品,可我知道「不懂就不要亂批評」的道理,尤其當連功課都還沒有做、文都還沒有爬時,更是少說兩句,不然講越多只會越貽笑大方。
【相關圖輯】藝術拍賣|奈良美智「牙痛女孩」過千萬成交 趙無極鉅作一億賣出(點圖了解更多)▼▼▼
就像奈良美智在後記中說的:
所謂藝術的行為,就是暴露自己。不更加真摯地面對自我來從事創作是不行的。
用畫畫來確認自己的存在,我想我已經想要開始嘗試理解奈良美智了。也許可以把「畫畫」當成空格,代入任何其他養成自己這個人的元素吧。
台灣「奈良美智特展」中那件「會流淚」的雕塑作品《Fountain of Life》,讓我想到前面有提到的 Jackson Browne 的一首歌〈Fountain of Sorrow〉,歌詞有這麼一段:
Fountain of sorrow, fountain of light
You've known that hollow sound of your own steps in flight
You've had to hide sometimes but now you're all right
And it's good to see your smiling face tonight
我不知道奈良美智的靈感是否來自於這首歌,但不論悲傷之泉、光之泉,還是他的生命之泉,都療癒著蘊含了在虛空中尋找水源、在高空中尋找地面的生命智慧。北藝大應該還是得走一趟了,看看那裡有沒有答案。
【相關圖輯】奈良美智千萬身價背後的9件事 因這原因10年來不在日本辦展覽(點圖了解更多)▼▼▼
【相關圖輯】小女孩如翻版奈良美智「邪惡大眼妹」爆紅 連原作家都認證話激似(點圖了解更多)▼▼▼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小白的窩,原文:《小星星通信》,奈良美智的搖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