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強專訪|對華強硬成美朝野共識 拜登政府改走戰略競逐路線
美國總統大選告一段落,民主黨拜登順利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意味中美關係進入新時代。特朗普執政4年,兩國關係轉趨緊張,用劍拔弩張來形容絕不為過。相比共和黨,民主黨一向被認為是較為親華,如今拜登上場,情勢又如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兼任教授陳家強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美國朝野已經達成共識,對華態度一定要「硬」。他明言未來好長時間中美將維持「對峙」狀態,料民主黨會採用戰略競逐(Strategic Rivalry)的策略對華,並沿用傳統的手段,透過外交結盟,逼中國遵守規則。
美國民主黨拜登於今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他從政經驗豐富,最為人熟知莫過於他當了8年副總統,為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副手」。與特朗普不同,拜登早於1979年以美國參議員身份訪華,更在2011年以美國副總統身份訪華,由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接待。據報兩人此行一共交談十多個小時,並在四川都江堰一所高中一起打籃球,可謂與習近平「識於微時」,有著一點交情。
反華已成共識 民主黨走「自強」路線
陳家強認為,雖然拜登在奧巴馬時代確實比較溫和,但隨著時間推進,當年的奧巴馬團隊在任期後段對華態度已變得愈來愈強硬。他相信,始終美國朝野並不喜歡中國強大,反華已是兩黨共識,不論是美國的共和黨或民主黨,都不喜歡「No.2(第二經濟體)好強」。
但與特朗普政府「Destabilize﹙擾亂﹚」中國的策略不同,陳家強指出,民主黨將較為「務實」,採取戰略競逐(Strategic Rivalry)的方針,一來不認為「搞亂中國、令你落台」會成功,二來眼見中國在科技等領域的崛起,已有著美國長遠要與中國競爭的覺悟,因此將大力發展國內基建及科技投資,自強不息。「共和黨唔太發展經濟,認為政府無這個﹙主導﹚角色,但民主黨會用中國作為原因,提高國家能力!」
事實上,拜登上任初期,已率先簽署行政命令,聯邦政府將優先向美國企業採購國產品,盼藉著增加對工廠和勞工的投資,旨在令美國製造業變得更強,並為新技術創造市場,拜登聲言︰「我根本不相信美國製造業已經失去活力。我們將用納稅人的錢重建美國。」說得動聽,但陳家強補充,「自強」只是美國發展的大方向,實際上能否做到都是未知之數,始終兩黨爭議很大,施政難以輕易達成共識。
民主黨不會「亂打牌」 惟多邊主義成效存疑
另一邊廂,民主黨對華相對務實的作風,也將見於其多邊的外交政策。陳家強認為,美國將不會「亂打牌」,傾向透過聯盟與中國談判,逼使中國跟循「遊戲規則」,並在某些議題上絕對不能越界,「傾得來要有遊戲規則、底線,有些領域不能掂,一掂就出事。例如軍事上,南海、台灣問題易擦槍走火。」
特朗普在對華外交摒棄多邊政策,早於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外界也普遍認為拜登會重用多邊主義,重新加入TPP,與其他國家聯手抗華。雖然特朗普令美國外交關係變得惡劣,但陳家強認為美國仍然有能力在西方領導一眾國家,「五眼聯盟,再加其他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和韓國,美國有本錢做。」
不過他提出兩大問題,首先是美國要解決國內的挑戰,由於是次選戰反映兩黨分裂情況嚴重,拜登的4年任期是否順風順水仍是未知之數;其次國與國之間存在複雜的利益關係,每個國家所求都不同,而且特朗普的出現令國際關係更複雜,其他國家或對美國這位盟友存疑,「4年後又會否出現變卦,明明簽咗條約都可以話唔要。」故此,陳家強相信中國無法避免多邊圍堵,但亦非面對著一個不可摧毀、很牢固的聯盟勢力。「很難想像西方是一致,即使美國代表西方聯盟同中國傾,佢會擺邊一個利益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