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支付.拆局】新加坡PayNow由P走到B 官員︰不必經常撳錢
金管局周一﹙17日﹚啟動了取名「轉數快」的快速支付系統(Faster Payment System,FPS),將各大銀行帳戶,以及各電子錢包接通,做到跨平台的小額支付,打通了香港電子支付的「任督二脈」。
回顧國際經驗,快速支付這項技術發展了10多年,在逾20個國家或地區推行,其中新加坡的快速無現金支付系統「PayNow」去年已由個人對個人(P2P)走向企業對個人(B2P)以及企業對企業(B2B)。電子支付界的「互聯互通」,在各地上演之中。
所謂「轉數快」,簡單而言,就是打破銀行與儲值支付工具跨平台的限制,將銀行戶口與電子錢包,以至不同電子錢包之間全接通,做到跨平台之間的即時轉帳。首批共有21間銀行及10家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SVF﹚參與,周一起接受用戶登記,本月30日正式「打通」。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匯思》撰文時形容道,「轉數快」應該是全球獨一無二的零售支付系統,匯集了年中無休、操作簡便、明確穩妥、支持雙幣(港元及人民幣)、免費使用,以至全面接通銀行戶口與電子錢包的重要功能,勢令香港的零售支付的生態發生重大改變。
韓國2001年已推EBS快速支付技術
「轉數快」功能多多,但其實快速支付這項技術已發展了10多年,不妨借機回顧一番。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衡量標準,「快速支付」技術具備兩大決定性特徵︰即時﹙immediately﹚及全天候﹙at any time﹚。
這項技術近年急速發展,最少已在20個國家或地區推行。根據BIS的報告,韓國早於2001年已推出快速支付技術「電子銀行系統﹙EBS﹚」,而首個推行快速支付技術的G7國家則為英國,其於2008年推出Faster Payments Service,把處理跨行支付的時間從以往透過BACS系統所需的三個工作天縮至數小時。聽起來,香港有點「珊珊來遲」,但一如陳德霖所言,「轉數快」同時支持港元或人民幣的支付,以及全面接通銀行戶口與電子錢包,乃至不同電子錢包,都算走在潮流之先。
講到支付,用戶自然關心銀碼。本港銀行提供的「轉數快」,一般而言個人對個人(P2P)單日轉賬上限多為1萬元,在日常支付層面理應綽綽有餘。外國又如何?以新加坡的「快速安全轉帳」(FAST)服務為例,跨銀行每次最高交易限額為5萬新加坡元(折算約28.5萬港元),而英國的「快速支付服務」(FPS),每次最高交易限額達到25萬英鎊(折算約257.5萬港元)。
新加坡向紙質支票「Say No」
推行快速支付,除了方便市民,亦有不少國家希望借此「去支票化」,以至減少對現金的依賴,新加坡就是一例。2014年3月,該國建立了資金實時轉帳支付系統FAST,但使用時仍需要提供接收人的銀行帳號;同時,小企業使用Fast需要繳納一定的轉帳手續費。
有見及此,新加坡於去年7月在現有FAST的基礎上推出了針對P2P的PayNow快速無現金支付,現時共有9家銀行參與,用戶於銀行流動App內,只要利用電話號碼或身份證號碼等,就可在銀行之間實時轉賬。
據今年6月的報道,PayNow的註冊人數超過140萬,自去年推出以來,PayNow已經通過這項服務實現了近9億新加坡元的資金流動(約51.3億港元﹚。今年8月,PayNow更推出企業版,讓企業客戶通過PayNow在新加坡付款、收取款額和進行轉帳,走向企業對個人(B2P)以及企業對企業(B2B)。
新加坡此舉,無非是為推動移動支付的發展。當地政府承諾減少ATM機的取款,且於2025年之前逐步淘汰紙質支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董事、教育部長Ong Ye Kung透露,國內自動取款機的現金提款每年減少了3億新加坡元,他稱︰「我們不需要成為真正無現金社會,現金對一些人來說是總是有用的。但我們可以大幅減少現金交易,也不必經常去ATM取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