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長糧】揀私營年金最緊要靈活 專家教路退休睇實3大支柱

撰文:文顥宗
出版:更新:

年金公司推出的終身年金計劃「香港年金」,於上周四(19日)起接受「老友記」認購。另一邊廂,市面上亦湧現不少私營年金產品,助中年人及年輕人「自製長糧」,而且玩法更多變,可與公共年金互相補足。
宏利香港個人理財產品業務部首席產品總監紀榮道就指,市民揀選私營年金時,應由靈活性及流動性着手,而策劃退休生活亦不能靠年金「單天保至尊」,須在三大方向做足準備,確保晚年生活退而不「憂」!

「香港年金」設有105%的保證回報,加上有政府的「金漆招牌」撐腰,自然是退休人士的「穩陣之選」。但單靠公共年金部署退休,原來未必足夠!紀榮道解釋:「其實籌備退休要靠3大支柱,首先係『累積財富』,要追上甚至跑贏通脹;第二係『保障財富』,始終人可能面對大小疾病,要確保無後顧之憂;第三就係『策劃退休入息』,將儲蓄轉化成穩定現金流。」

他分析指,公共年金明顯更針對「策劃退休入息」的需要,部分私營年金則可連帶滿足其餘兩方面的需要,與公共年金互相補足,令退休部署更加萬無一失。

【回報篇】公私年金IRR不宜直接比較

以「累積財富」一大支柱為例,目前坊間不少私營年金以延期年金為主,即投保人於年輕時分期供款,在退休後領取長糧。由於資金會隨年月愈滾愈大,投保人有望在「自製長糧」之外,同時達至財富增長的效果。紀榮道就指,延期年金不僅可助市民及早籌備退休,「仲可以透過複式效應轉化成更大嘅現金流,唔需要呢一刻已經有筆好大嘅錢。」

至於實際回報又如何?要比較年金產品回報,內部回報率(IRR)為重要指標,透過計算時間折舊因素,比較不同年金計劃的具體回報。根據政府公布,預計公共年金的IRR約為3至4厘。至於私營年金,紀榮道澄清,由於延期年金的IRR受投保年齡、保費繳付期等因素影響,市民不應直接比較公私年金的IRR水平,「如果18歲就開始買,滾存年期愈長,複式效應愈大,IRR理應亦會愈高,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他透露,以宏利「靈活自在年金計劃」的主要目標客戶群(即30至55歲)為例,預期IRR能達到5厘左右。然而相比起公共年金只設保證入息,坊間年金普遍設有非保證入息,回報可升可跌。紀榮道坦言,該部分入息具不確定性,建議市民留意年金產品的保證及非保證入息比例。

紀榮道解釋,延期年金可產生複式效應,令原有資金轉化成更可觀的現金流。(梁鵬威攝)

【保障篇】​個別年金設額外保障 兼顧醫療開支

但紀榮道提醒,買年金不能單單着眼回報,「因為好多退休人士最大擔憂都係健康,或者未能預計嘅醫療費用,呢啲突如其來嘅問題好容易蠶食儲蓄。」要確保醫療使費無憂,並做好「保障財富」的一環,他建議市民除了直接購買保險產品,亦可揀選附帶相關保障的年金計劃。

翻查各大保險公司的年金產品,當中不少均設附加保障,例如宏利「靈活自在年金計劃」為特定疾病患者提供雙倍入息,美國萬通的「目標必達終身年金保」則設末期癌症保障等。值得留意的是,部分年金計劃雖設疾病保障條款,但「玩法」與一般醫保不盡相同,投保時須要留意。

面對通脹蠶食年金收入,紀榮道建議市民可根據自身需要,考慮選擇遞增型年金產品。(視覺中國)

【通脹篇】早攞早享受 抑或細水長流?

年金產品穩陣有餘,但俗語有云「通脹猛於虎」,隨着物價水平升溫,投保人的每月年金收入雖則「冇花冇假」,但實際購買力卻不斷縮水!為抗衡通脹威脅,市面上部分年金產品會提供遞增收入選項,年金收入會每年遞增一定百分比,令年金收入盡量追貼物價升幅。惟紀榮道強調,遞增型年金原來未必一定更好,最終仍須視乎市民的退休大計,「部分人或者想趁退休後嘅黃金20年內去多啲旅行,可能就傾向一般年金產品,希望前期有更多現金流;相反,如果較重視穩定現金流,遞增產品就比較適合。」

要抗衡通脹蠶食,不單可從「揀Plan」着手,目前大部分私營年金都提供選項,若然投保人「手頭鬆動」,可選擇暫不領取年金,將資金留在保單戶口滾存生息。紀榮道解釋,「當然息率可升可跌,但始終係派息,有多冇少。」他透露,宏利的派息率會根據投資回報而不時調整,現時港元保單戶口派息率約為3.5厘,美元保單戶口則為4.25厘。

香港年金計劃的折讓率約達7成,慎防提早「離場」要蝕讓。﹙資料圖片﹚

【退保篇】慎防離場蝕讓 要由「揀Plan」開始

相比起通脹威脅,購買年金更大的隱憂,可能是投保人太過「花心」。原因是資金被鎖定後,一旦投保人中途退保或「轉會」,或會導致巨額蝕讓。以公共年金為例,長者在未取得保費105%保證回報前,只能根據現時價值折算率取回保費。年金公司執行董事李令翔早前表示,年金計劃的折讓率約達7成,意味投保人的已繳保費「一出一入」後將大打7折。

至於私營年金,紀榮道提醒,年金始終屬長期保險產品,若在短期內退保同樣可能蒙受損失,市民投保時必須留意退保安排。但意外終究是意料之外,退休後一旦患病,牽涉的開支難以估計。紀榮道就建議,市民可選擇流動性較高的年金產品,「譬如宏利的年金計劃,客戶每年有一次機會鎖定終期紅利,鎖定後金額會放喺保單戶口,供客戶隨時提取。」

除了流動性,紀榮道又指,雖然自己鼓勵年輕人及早籌備退休生活,「但後生時要拼博,未必知道自己幾時退休。」要在退休大計中「有得揀」,他建議年輕人優先考慮靈活性高、可自由更改入息開始年齡的產品。

紀榮道建議,市民要在退休後「飲得杯落」,必須從三方面著手部署。(資料圖片)

關鍵還是先認清退休目標

年金產品雖然是為退休人士度身訂造,但籌劃退休最忌「急就章」,必須按步就班、諗清諗楚。紀榮道指,部署退休的第一步,是為自己定下退休目標,「要先諗自己想退休後過啲咩生活,再以此起步點去籌劃退休。」他舉例指,「有部分人雖然退休,但都鍾意約埋朋友玩,可能希望退休前後,收入都能夠維持;但若更重視終身長糧,就建議選擇入息年期較長的,所以要視乎個人生活節奏,以及想要嘅退休方式!」

具體而言,紀榮道建議市民盡早養成儲蓄紀律,每個月在扣除開支後,將剩餘資金用於「累積財富」、「保障財富」及「策劃退休入息」三大支柱,而且任何一條支柱的比例均不應低於20%,「好多人100%淨係諗住累積財富,卻忽略另外兩方面。但當然首先一定要量入為出,如果入不敷支係更大問題!」

對於年輕人,紀榮道尤其建議要及早部署退休,「如果計完條數,覺得太少錢就唔儲,呢個係錯誤觀念。」他表示,年輕人應趁能力許可,將部分資金投放於延期年金,「如果一直唔去開始,之後能夠滿足到需要嘅年金產品就會愈來愈少,最後就神仙都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