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盲犬聽一句指令要懂帶主人找櫃員機 工作壓力大點解決?
政府的2014年統計數字顯示,全港約有174,800名視障人士(約佔總人口2.4%);根據國際統計,社區中約百分之一的視障人士需要使用導盲犬服務,而香港居住空間狹小,外出作社交活動的機會比外國頻密,因此對導盲犬的需求甚至高於國際平均水平,估計有逾1,700人,而這數字亦遠高於目前投入服務的導盲犬數目。
四人四狗計劃
2011年3月,由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和香港盲人輔導會合辦,香港導盲犬協會協辦的「四人四狗培訓先導計劃」(下稱「四人四狗」),公開向全港視障人士招募。香港盲人輔導會表示:「所有申請者都有嚴格的審查,視障成因、職業、健康情況、每位家庭成員都要接受導盲犬,而視障人士要有使用白手杖定向行走的能力,以及有工作或社交生活等外出需要。經篩選後,申請者通過面試,面試官了解申請人的心態,分辨他們是『需要』導盲犬,還是『想要』導盲犬,評估他們對導盲犬服務的迫切性。」成功申請人會獲邀到美國紐約接受為期26日的配對訓練,修畢訓練課程後,視障人士便與導盲犬一同回港展開新生活——Trada就是其中一位幸運兒。
赴美進行人狗配對
Trada因後天青光眼問題導致視力逐漸消退,2003年開始完全喪失視力,目前她一人與導盲犬居住在黃大仙公共屋邨。「導盲犬擔綱引路角色,不但能引導視障人士避開地面的障礙物如水坑、狗屎、垃圾等,還有腰間以上的障礙物,例如下雨天路上密密麻麻的雨傘陣,其他東西如樹枝和棚架,若單純使用白手杖,都不能偵察這些東西的危險性。」一隻優秀的導盲犬,能為視障人士提供安全感,令他們願意外出活動。
2013年2月,Trada和另一位申請人Andy一同出發到美國,展開為期26日的配對訓練,學習如何照料導盲犬的起居飲食、大小便、洗澡、梳毛,留意牠的身體狀況及領犬技巧。導盲犬訓練員也借此機會近距離觀察申請人,判斷配對哪一隻導盲犬最適合。「導盲犬訓練員熟悉每一隻狗的性格、嗜好和生活習慣,細微到連去廁所的pattern都一清二楚。以我為例,我沒有工作,一星期只外出3至5次,訓練員不會配一隻很活躍的導盲犬給我,因為如兩者的生活方式不能配合,人狗都不會開心。」
頭三天的訓練,導師把導盲鞍裝在自己身上,充當她的導盲犬,藉此感受Trada的步速、敏感度和方位辨別能力,然後結合面試的結果,確認配對哪一隻導盲犬最適合,也讓Trada理解到被領路是什麼一回事。「直到第四日的最後,我們齊集禮堂裏,感覺就像派成績表,申請人逐一被點名告知自己獲配對的導盲犬名字,然後就回到宿舍,等待導盲犬的初次到訪,就像新娘等新郎一樣。」最後Trada被分配一名文靜女生Rally,牠是一隻兩歲大的黃色純種拉布拉多犬。澳洲和美國的導盲犬訓練師曾交替來港3次,為Trada和Andy做探訪,觀察他們與導盲犬的日常相處,和做一些本地訓練(Local training)。
重返社區 導盲犬的公民教育
Trada住在公共屋邨,公屋規定放狗時間「朝9晚9」,即早上9時前和晚上9時後才能蹓狗。回想Trada初次帶Rally回家,也曾被當作寵物,遇到不少阻撓,她向保安解釋這隻是導盲犬而不是寵物,可獲公屋管制條例豁免。「但保安說,總之狗就唔得!我叫他請示上司,導盲犬是可以豁免的,雖然擾攘了一輪,但最後也確認了導盲犬可獲豁免。」當然,導盲犬主人也需遵守規例,即使只是到樓下商店,Trada也一定要為Rally戴上導盲鞍,以識別牠的身分。
正向訓練 零食作鼓勵
採訪時,導盲犬協會訓練師(見習)Garrick正在教Rally新的路線,從地鐵站閘口前往語音導航櫃員機,他們只來回走了2次,Rally就學會了。然後Trada一聲指令:「櫃員機」,Rally便成功帶她到達,路人看到也嘖嘖稱奇,Trada高興得連獎牠三顆狗餅。「這樣導盲犬對這個地點的印象會特別深刻,下次聽到『櫃員機』三個音節,就懂得帶路。」Garrick說。
導盲犬的工作是需要高度專注,工作壓力也不小。正如打工仔要放假,導盲犬也須放鬆。導盲犬協會要求視障主人每星期至少有一日帶導盲犬作free run,除下牠們的導盲鞍,在空地上隨意跑跳,做回一隻平凡開心的狗狗。「free run變相是導盲犬出糧的日子,除此以外,在家經常和牠玩和梳毛,也是令牠們放鬆的方法。」
有意見認為,導盲犬剝削了動物權益,Garrick反指在香港做導盲犬好過做寵物。「視障人士等候搭車的時候,導盲犬會伏在地上,這就是牠們的休息時間。視障人士本身也不可能無間斷步行幾個鐘,引路的導盲犬自然也不會過勞。」再者,導盲犬幾乎一日24小時伴隨着主人,又可經常外出散步,相對於香港的寵物犬來說,是多麼奢侈的事。「為何香港的寵物有這麼多心理病?很大程度是因經常困在室內,每天要等主人下班才能外出片刻,缺乏和主人相處的時間。」Garrick有足夠的糧食、飲用水、free run時間、休息時間、疾病預防和照顧,這些都是導盲犬訓練員和主人都必須滿足的5大條件。
訓練員和主人都很珍惜導盲犬,感謝牠們的付出,不會要求牠們做血汗勞工。若牠們不想工作,訓練師是逼不來的。訓練過程中,訓練員若觀察到牠們的性格很難集中,不喜歡行走和引路,沒有導盲犬的特質,便會另派任務,改為擔任如動物公關和動物治療犬等其他工作
教育公眾如何面對導盲犬
導盲犬之前曾在香港絕迹30多年,因此較少人認識和牠們相處的正確禮儀,以及導盲犬的權益。向公眾教育和與各大公共機構解釋,成為了導盲犬協會最迫切的工作之一。比Trada更早參加「四人四狗」計劃的曾建平和Inti,在2012年分別獲配導盲犬Deanna和Nana。作為30年來的頭兩名導盲犬使用者,他們在開始時都吃了不少苦頭,猶幸所得的回應都很正面,其中港鐵可說是先驅,因應導盲犬增設了附例,容許訓練員和寄養家庭在非繁忙時間,帶同受訓中的導盲犬進入地鐵範圍。
Trada和Rally亦有擔任導盲犬公關大使四出分享。「香港相比很多東南亞和東歐國家,其實已很進步,願意溝通和接受新事物。部分東南亞和東歐國家因有不少回教徒,對狗非常忌諱;韓國有吃狗肉傳統,要推廣導盲犬服務也有困難。反觀香港很多人養狗,而我們的文化裏狗代表忠誠,因此公眾較易接受導盲犬。」導盲犬協會委員遲淡寧認為,過去4年公眾對導盲犬認識愈來愈普及,大家遇到導盲犬都會明白牠們正在工作中,絕對不能打擾。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