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國經濟崩潰論」站不住腳

撰文:朱冠美
出版:更新: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增速為什麼快,為什麼每隔幾年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論調就來一次,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如何?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對此進行瞭解讀。

研究機構北大國發院引述林毅夫指出,從以下四點概括中國經濟發展進程。

第一,後來者優勢助推中國經濟起飛,林毅夫指出,從一名研究經濟發展的學者角度來看,經濟增長的表像是人均收入水準不斷提高。人均收入水準增加有賴於勞動生產率水準的提升,後者主要依靠兩個機制:一是現有的產業技術不斷創新,每一個勞動者可以生產出越來越多、品質越來越好的產品。二是產業升級,新的高附加值產業不斷湧現,可以把資源、資本、勞動從附加值低的產業配置到附加值高的產業。

後來者優勢在工業革命以後就存在,不過,改革開放前中國試圖在農業經濟基礎上建立起完整、先進的現代化工業體系,這為中國的國防安全和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也因此放棄了“後來者優勢”來加速經濟增長的可能,直到改革開放後才改變戰略,發展符合比較優勢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使利用“後來者優勢”成為可能。

中國經濟或進入增長轉折點時期。(新華社)

料中國可以後來者優勢 實現高增長

第二,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採用的是按照實事求是的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對原來大型國有企業繼續提供保護補貼;對符合比較優勢的新的勞動密集產業,放開准入,政府還積極因勢利導,形成了計畫體制跟市場體制在經濟當中並存的現象。

正是因為採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經濟穩定且快速增長,資本積累,比較優勢改變,原來違反比較優勢需要保護補貼的資本密集產業變成符合比較優勢,企業有了自生能力,為取消原來對國有企業保護補貼創造必要條件。比如裝備製造業,在上世紀80年代不管是機床還是工程機械,不給保護補貼活不了,可是今天,中國的工程機械不管是私營的三一重工,還是國營的中聯重科、徐工,在國際上均可以跟德國的西門子、美國的卡特彼勒競爭。原來給保護補貼是雪中送炭,現在給保護補貼就變成錦上添花。

第三,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主要來自外部。要回答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有多大,必須看中國跟發達國家的技術產業平均差距所代表的後來者優勢還有多大。一個最好的衡量指標就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差距。人均GDP代表平均勞動力生產水準,代表技術的平均水準跟產業附加值的平均水準。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是美國的21%,這相當於日本在1951年跟美國的差距水準,新加坡在1967年跟美國的差距水準,韓國1977年跟美國的差距水準。這些東亞經濟體利用跟美國這些技術產業差距,實現了20年8%至9%的增長。它們利用“後來者優勢”實現了長時間的高速增長,代表中國也有可能。

中國當局正逐步打破以往依賴土地財政的老路。(視覺中國)

透過內需釋放經濟潛力

那為什麼中國從2010年以後經濟出現下滑呢?對中國的情況,國內國外有爭論。主流看法是各種弊端造成的,比如中國國有企業在經濟當中所佔的比重太多,效率低,所以經濟增長速度慢。另一種看法是中國儲蓄率太高,消費不足。第三種看法是說中國人口老齡化,勞動力越來越少,造成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林毅夫指出,共同的外部性原因和共同的週期性原因造成中國經濟增長下滑。外部性原因是發達國家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到現在,經濟還未完全復蘇。

第四,中國需要靠內需進一步釋放經濟潛力。至於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林毅夫認為,至2030年增長潛力應該有8%。這個潛力能夠發揮多少,潛力來自供給側,能實現多少則要看需求側。需求側由出口、投資、消費共同決定。他認為,到2030年之前,在外需不足的情況下,靠內需實現6%的增長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