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專題】14歲追尋跳舞夢 開明父母為女移居加拿大
「應否讓孩子在小學後繼續學跳舞?」這也許是不少父母內心的困惑,一來想孩子專注學業,以升上大學為重要目標;二來跳舞亦不為學術界及社會所重視。要把一直視為興趣班的舞蹈,轉化為藝術一種的高度,又同時獲得父母支持,讓孩子把跳舞成為職業之路,這一切一切,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今年14歲的Sara與媽媽一同由加大拿回港,她們是為了參加8月中由一個本地舞蹈學校舉辦的第四屆大型國際芭蕾舞比賽。Sara自3歲開始學跳舞,直到升中一那年向媽媽表達「自己想做一個舞蹈員」,並希望跳出香港的願望後,父母決定移居加拿大,讓女兒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專注地尋找屬於自己的芭蕾夢。
攝影:余俊亮
父母不應剝削小朋友的發展空間,盡量讓他們自由自主地成長吧。
媽媽兩邊走 為求女兒快樂成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亦有些父母希望兒女完成他們兒時的夢想,讓孩子上不同的興趣班。因女兒喜歡跳舞而舉家移居至加拿大的Sara媽又有怎樣的看法?她笑說:「有什麼寄望?並沒有希望她要成為哪一項專業人士,我只希望女兒成為一個會幫助別人、懂得與別人相處的乖乖女。」此刻,女兒Sara在舞室內自由自在地躍動,媽媽也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像是守護者一樣,家有小舞者,父母該如何扮演孩子的守護者?
媽媽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以前是前線工作人員,現在主力做行政,更要「兩邊飛」,來回香港與加拿大,每兩個月回港兩三個星期處理事務。其餘在加拿大的時間,則陪伴女兒上學,每天載她跨越100公里的路程到學校上舞蹈課;亦與她來往香港、加拿大及美國,參加不同的芭蕾舞比賽。她笑說:「她有興趣就會盡力支持她,今年的2至6月也去不同地方比賽。希望她能從中吸收經驗,我們亦教她比賽不要看重獎項,與自己比賽才最重要,這些價值觀是需要很清楚。」
女兒熱情沒半點減退 名校老師也支持
Sara自小學習鋼琴、畫畫及芭蕾舞。她一直認真地傾聽着媽媽的分享,當我問她為何喜愛舞蹈,她便笑說:「很難說清楚吧……初時是喜歡芭蕾舞的服裝。不過因為幼稚園時,老師用講故事、輕鬆的方式,讓我們自然地跳起來,令我漸漸產生興趣。」媽媽此刻立即分享她小學的故事,原來Sara在小學的周記簿內,每星期也是寫關於自己學跳舞的事情,即使同時學習其他藝術,她只專注於分享舞蹈的事。學舞不久後,她曾到北京比賽,意外獲得羣舞組金獎,從此提升她對舞蹈的興趣和自信心。
直至小學二年級時,她的班主任向媽媽鼓勵說,如果有機會便讓女兒繼續跳下去吧。升至五年級後,亦有老師向媽媽說不要浪費女兒對舞蹈的熱情。媽媽笑說:「其實這是很奇怪,因為她的學校是比較著重學術,想不到老師們一直支持女兒向舞蹈發展。」Sara就讀一所傳統名校,Sara對舞蹈如此專注,每天堅持完成功課後,才到舞室練舞約3小時,獨立處理和妥善地分配時間,跳舞之餘,亦保持學業成績,作為父母看見女兒的毅力,又怎捨得熄滅她對舞蹈的熱情呢?因此,在決定出國學舞及升學前,Sara亦會在暑假期間前往加拿大參加一些芭蕾舞暑期班,了解當地的舞蹈文化。她亦曾獲跳舞老師Ivy推薦至多倫多一所業餘俄羅斯芭蕾舞學院進修三周的暑期全面舞蹈訓練班,每天超過5小時訓練,讓她接觸不同的舞蹈文化及特性,她對舞蹈的熱愛和投入,不止感染了父母、老師、甚至擔心跳舞而忽略學業的爺爺嫲嫲。
不同歲數有不同的潛能發展,錯過了小朋友的某些階段便不能再挽回。
明白小孩發展需要 適當土壤茁壯成長
如今Sara除了基本的學科課堂外,每天花5小時上芭蕾舞課,當地亦有專業的脊醫跟進孩子的成長是否正常。媽媽說:「加拿大的教育是以孩子的興趣為主導,因為過了某個發展階段便會錯過一些事情。每個小朋友也不同的發展階段,11、12歲是發展藝術、體能,由其是跳舞是物理上的需要,鍺過了便錯過。」學校亦會教導家長及小朋友,如何理解跳舞會用上的骨骼及肌肉,亦會教小朋友營養,如何作出飲食管理,如比賽前要吸收多點高纖食品,零食盡量少吃。
Sara向我笑說,雖然少了時間與香港的朋友聚會,但她當時明確地向媽媽說出在加大拿跳舞的原因,是因為加大拿的教育不像香港一樣,可以專注地享受學舞的生活,希望在正式加入芭蕾舞團練習前,能參與不同的賽事,汲取不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