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路:告別煙酒寂寞世界 由需要變成被需要
家輝(化名)撐著拐杖,一步一步蹣跚而來,別人走一步,可能連一秒都花不上,但他卻要多花三、四倍時間,才走到會面地方。他咬字不算清晰,說每一句都看似要花上氣力,只能緩慢地說,但他仍然努力回應每個提問。15年前,他證實患上抑鬱症,至今依然要每日服用血清素。
確診前一年,自認「貪玩」的家輝的有嚴重煙癮,以前的他可謂煙不離手,每日一包是基本,最高峰試過一日抽三包煙。除了煙,他亦喜歡杯中物,平日亦有外出飲酒的習慣,「可能我覺得悶,只有我一個人。啤酒、紅酒都ok,我就算混酒飲都好少會醉。」記者給他冠上「千杯不醉」之名,他笑而不語。
他的世界只剩下自己
因為寂寞而選擇與煙、酒作伴,本來收入不高的他,將當時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煙、酒上,「整日覺得不夠錢用」,家人一直有勸他戒煙,但他都充耳不聞,繼續沉醉在煙、酒世界。而不擅理財的他終於因為金錢問題,與家人鬧翻,「因為錢的問題而麻煩到家人,到現在我哥都不接受我。」最後,他被姐姐、姐夫趕出門口,當時的他,朋友不多,更沒有成家立室,媽媽、姐姐等人就是他世界的全部。
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關係之一,失去家人後,他的世界只剩下自己。不過,他沒有立刻痛定思痛,馬上戒掉這些壞習慣,反而愈是難過,就愈沉迷在煙、酒上,藉此逃避現實,整個人像行屍走肉。「我試過躲在內地,7日不見人,整日就是飲酒和花錢,很盲目地飲酒。整個人好像失去靈魂的軀殼,好想打自己。把自己隱藏起來,不想說話,很不開心。」
回港後,他繼續酗酒,因為沒面目回家,他更曾經在街頭流浪幾日,更有自殺念頭,情緒一直陷於谷底。幸好,他遇上外展計劃社工,很快就安排了他入住「無家者」宿舍,一住就是兩年多,「但宿舍什麼人都有,自己不太想與人溝通」。當時宿舍安排的活動,他能不出席就不出席,但他亦明白,不能一直逃避問題,因為「不想再在同一事情上掙扎」,與社工坦白自己的情況後,他被送到急症室,最後由醫生斷診患上抑鬱症,並在精神病院休息了一個月。就在醫院,他與家人重新聯絡,「見到他們的一刻,覺得是開心的,因為他們還接受我,我明白,他們趕我離家,就要我從困難中成長。」
戒了陋習卻躲不開傷患
出院後,按精神科醫生要求,他入住中途宿舍,每日由早睡早起開始,慢慢調整個人作息,再重新學習如何與人相處,而抽煙、酗酒的壞習慣亦慢慢開始戒掉。因多年從事勞動工作,家輝身上的傷患一直累積,結果在5年前,他需要接受脊椎手術。出院後兩年間,手術後每次外出都要戴上揹架,只能蹣跚而行,難免惹來旁人側目,他因而感到不開心。更因為外出不方便,而不願意外出,即使覺得沉悶,亦寧願整日留在家,靠綜援維生。而家輝的姐夫為了讓家輝有所寄託,不致於終日無所事事,竟然開了間漫畫店,聘請他成為店務員,更發放薪金給他。「我知道他們真是很疼鍚我,但以前他們的小朋友年紀還小,他又要工作,都很辛苦。後來因為漫畫店經營不下去,我不想成為他們的負擔,就重新出來工作。」
「因為我的學歷不高,工作上我們的選擇不多,我們只可以靠勞動的工作維生。」但日常行動受脊椎手術影響,家輝不能再從事昔日在醫院的清潔工作,最後在社工安排下,他到新生精神復康會的庇護工場,從事他從未接觸過的工作:加工、產品包裝、做手工藝品等等。在庇護工場的工作都是由導師安排,一般人可能會抗拒由他人安排工作,但家輝卻樂於接受,因為他認為,「這是等待機會重投社會的過程。」所以庇護工場的工作,只是他重新融入社會的第一步,「工作可以擴闊自己社交圈子,不會因為圈子小而變成井底之蛙,多了接觸不同人,自己都會開朗起來。以前不算太多朋友,但接觸的人多了是開心的,因為別人願意接納我。」
接受現在很重要
他的世界,隨著重新走出社會,不再只有自己和家人,逐漸更多了一班需要他的人。去年,在庇護工場職員的安排下,他開展了一份他從未想過的職業──兼職朋輩支援工作員,負責定期與精神病復者見面、聊天,甚至家訪。不停與康復者、病患者、甚至傳媒分享他的故事和經歷,對於以前沉迷煙酒,又不擅理財,對家人,對自己,他坦言都有感到後悔,但每當憶起過去,他覺得,「其實是面對自己,讓自己有責任感,不再逃避,都開心的。一直以來都有很多有社工同事、好的機構幫我,我沒抗拒別人幫助我,我有時都會向工友講,你肯不肯接受你的病,接受你的現在很重要,如果接受到會較容易過渡。」
由精神病患者過渡成為輔導人員,故然讓家輝覺得感恩,但更讓他感恩的,是可以與家人重新修補關係。雖然哥哥現時仍未可以接納他,但對於姐姐、姐夫一直以來的幫助,他反覆強調自己很幸運。從前不擅理財的家輝,現時每個月收到薪金後,都會交給姐姐保管,更坦言現在的收入比當年綜援的金額還要多,有能力賺錢和自力更生,更有能力回饋家人,感情更勝從前,「我每星期都會與家人吃飯,間中亦有請他們吃飯,母親節有請媽媽,現在計劃8月會與媽媽去旅行。」
對於整個經歷,他說只是人生的一個低潮,「現在是跨過這個低潮,我經常說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很幸運,我有姐姐、姐夫支持我,我身邊很多天使,每當我遇到問題,都會有人幫我。」訪問完結後,他又再次撐著拐杖,一步步緩緩向前行,繼續他漫長的人生路。
「思健」朋輩支援計劃
計劃由2012年11月開始,為期3年,由慈善組織「思健」(MINDSET)贊助
由新生精神康復會、香港明愛、香港心理衛生會、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主辦
聘請精神病康復者為輔導員,以過來人身分,分享康復路上的經驗
參與者要經過36小時基本知識培訓、12小時技巧訓練、52小時實習才可正式成為朋輩支援工作員
朋輩支援工作員在庇護工場、中途宿舍、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等單位服務
社會福利署於今年3月亦開始為期2年的先導計劃
資料來源:朋輩支援工作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