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融入教育 珍視孩子對自然的好奇心
自然生態變化多端,以不同形式存在於四周。它可以是夏日裏的蟬鳴,也可以是田園裏的草香,既是唾手可得,也是夢寐以求,一切視乎人的心態。
如果你相信,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可把它融入生活中,讓「生態」轉化為「生活常態」,也融入親子活動中,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攝影:陳焯煇、羅君豪、吳鍾坤,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珍視孩子對自然的好奇
蘇毅雄(Samson)是環境教育學者,他與妻子袁詠思(Iris)都積極推動環境教育,提倡愛護自然生態。Samson每天花20分鐘送兒子蘇孝樂(樂樂)上學,途中,他們會去看看樹枝上的蟲蛹,觀察停歇於圍牆上的鳥,還會欣賞不同季節的樹木和花開花落。
在一個颱風的日子裏,不用上學的樂樂問爸爸:「外面那隻蜘蛛怎麼辦?」原來父子二人曾目睹屋外一隻蜘蛛爬行,經過爸爸介紹這8隻腳的小生物後,關愛的心,悄悄在純潔的孩子心中萌芽。
人與大自然共生的態度,需要引導和提醒,欣賞和愛護的心,也可透過日常生活去培育。Samson舉例說,樂樂小時候不怕蟲子,也不怕飛蛾等小昆蟲,當他發現小生物,爸爸就對他說:「這小東西的樣子很特別,被你發現真厲害,我們來看看牠叫什麼名字。」在樂樂那單純的心思裏,不會有醜的概念,也沒有害怕的原因。
樂樂現時8歲,一次放學回家後卻突然變得害怕蟲子。Samson解釋,小孩子的反應和觀念會互相感染,看見同學對蟲子表現驚慌,樂樂也被影響。Samson提醒樂樂:「你以前不害怕牠們的,你記得嗎?」父母永遠是最好的導師,即使小孩子日後踏進再大、再複雜的世界,只要小時候心中有一套牢固的觀念,日後就不怕面對各種形式的差異。以一輩子為期限,永遠擔起模範的角色,這也是Samson與Iris給予樂樂的最大支持。
「當眼前有新發現,在相機和望遠鏡之間,我們總是先拿起望遠鏡去看。」Samson說。與事物拉近距離的好奇心,是孩子認識和欣賞世界的一種天賦能力,像本能一樣單純,不計較付出,亦無關失望,只想用眼睛去看,被世界感動。
抬頭吧,抬頭就能看見我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日常累積對大自然的經驗
在父母的教育下,樂樂從小已是細膩、善良和有愛心的男孩,當他看到眼前麻雀在吃東西,會向媽媽提議繞路走過,說:「我們不要嚇到牠。」
Iris記得,樂樂小時候比較文靜,而他也像其他孩子一樣,有很大的好奇心,觀察力特別強。在街上發現不認識的生物,樂樂回家後會翻看爸爸的圖鑑書籍。因為日常的經驗累積,樂樂對於身邊不少生物都有基本認知,例如辨認麻雀、紅嘴藍鵲、鵲鴝及珠頸斑鳩等常見的小鳥。
當生活中對自然的經驗日漸累積,樂樂也慢慢成長,開始變得積極好動,話題也愈來愈多。參加戶外生態班時,樂樂更會化身小導師,找出昆蟲和蜻蜓,帶動身邊的小朋友投入大自然當中。
對孩子而言,世界很大很新鮮,不斷學習是理所當然;但對於大人而言,很多微細的事物都「看不上眼」,而因為孩子的緣故,父母二人彷彿再返回學習階段,這是Samson與Iris經常強調的意外驚喜。
別讓孩子的好奇心隨時間流逝
孩子都有他們的視野,樂樂會發掘眼中很多「不尋常」,例如發現失去一隻翅膀的蝴蝶,會主動向爸爸發問,爸爸會以生命的循環,及大自然的生物鏈去解釋;學校有參觀動物園的活動,樂樂回家後疑問:「怎麼動物都在籠子裏呢?」父母則以野生動物在大自然都自由自在,說明動物應擁有自由。面對孩子提問,Samson慶幸能憑專長去滿足他的求知慾,因為好奇是欣賞世界的一種表現,這正正亦是大人漸漸流失的能力:「有一次我看到有個小朋友不停向其母親提問,可能母親感到厭煩吧,竟然責斥孩子不要再問,那時候我替那孩子感到十分可惜,甚至有點難過,我們都應該珍視孩子們那豐富的好奇心。」
在長年累月的環境教育工作裏,Samson深深感受到大自然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只要付出時間和耐性,必定有所發現,可愛的瞬間就在不經意之中發生。
曾於一個下雨天的戶外旅程,學生們本以為會是沒有收穫的失敗之旅,Samson卻問道:「你們猜猜下雨天的蜻蜓、青蛙都躲到哪兒去了?」環境不會因人而改變,要訓練他們隨時隨地思考與觀察,雨天也可以是一場難得的巧遇和時機。懷着對大自然的好大奇,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令人失望。
作為爸爸,Samson對兒子有什麼期望?「如果他能以一顆正面的心對待自己身處的大自然,將來無論度過哪一段學習過程和人生經歷都能享受每分每秒,這是我對樂樂最大祝願。」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