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m起動】尋找身上自知與不知的痛
今次參加「形藝祭——迎接晨曦身體工作坊」的學生當中,有中學老師、兒童戲劇導師、自由工作者、表演系及舞蹈系的學生,年輕人到中年人都有。導師水池曾擔心最後沒有人會來上堂,畢竟這段晨曦時間(清晨4時開始)對城市人而言,看似嚴苛。她說,有七人參加,算是不錯。
在每次課後的分享環節,讓師生八人圍攏,分享身體各種自知與不知的痛,才發現,原來每人都有不自知的「傷」。
Vicky:
她的體型算比較壯,身體的重量常讓她感覺疲累,俯伏時,肚子總頂著她。上完第一天身體課,手幾乎拿不起重物,總在抖。但到了第三天,她的身體狀態逐漸變好,下課後感覺清爽。
「對,你第三天的狀態比較好。」水池說。「你們感到那種痠,不是瘀痠的那種痠,而必須把它重新運轉起來的痠,麻麻痠痠那種。你們那種是死痠,因為平常壓得太緊。」
華欣:
喜歡身體壓到疼痛,這代表訓練產生效果。她如此形容自己:「不怕痛,很能吃苦。」然後,陸續有別的學生分享他們對痛楚的「嗜好」。
「有的東西不是局部,而是互相牽扯,不怕痛並不代表錯。但如果這把你扭曲了,就會迷失,只能往痛覺或感覺走。」水池解釋。
凱文:
重心總歪向一邊,腰椎也是,他感覺左手永遠也跟不上右手,左邊像是殘廢,因為內肌傷透了。「有傷前我從來沒有做過任何運動,從沒有動起來,直到要做表演,才發現傷患。」他是在學校主修形體表演,卻沒有仔細探究傷患因由。
水池老師指,原來身體就像感情一樣,是有劇本在,有記憶在。她告訴凱文,出現了一個傷患,就是告訴你需要平衡,而且必須處理你的傷患。
Emily:
在4天3夜的工作坊哭過幾次,家庭與工作的壓力令她長期失眠,這些幾天是她這麼多年來,睡得最沉的日子。身體像對她說:「你忘了我很久,現在終於來找我。」她重新覺察,原來身體為她支撐多年。
每個學員包括Emily也知道,4天的身體訓練無法帶來徹底的改變,畢竟身體需要長期耕耘,重點是學習與身體溝通,嘗試專注在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