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專題】媽媽心聲(下)承認自己缺點 做個會認錯的企鵝媽媽

撰文:梁蔚澄
出版:更新:
你也有「孩子愈大,愈不可愛」的感覺嗎?為何他們總沒像以前那麼的聽話,又愛頂嘴、問東問西、無理扭計、亂發脾氣,各式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有時真的會火遮眼,氣上心頭時,雖有恨不得打屁股或打幾下手掌以作懲戒,但大多都是衝口而出,把一堆堆的狠話連珠爆發來罵個痛快。一旦心情平復後,又後悔自己的一時衝動。 媽媽Tracy笑說自己當面對孩子時,情緒總是較為波動,甚至有點暴躁。她身為教院的兼職講師,取得教育博士,亦是一 子一女的媽媽,會怎樣建立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親子專題】媽媽的心聲(上)多重角色點分配?

(潘思穎攝)
有時做媽媽的角色是幾孤單,一手一腳處理家中事務;在教養上,找個同理念的人也有點困難。
媽媽Tracy
(潘思穎攝)

感到無助時 從書本找到正能量

我與三位媽媽相約在一個綠意盈盈的地方進行訪問,Tracy與我是首次見面,但她很快地進入狀態,以爽朗的笑聲及明快的節奏笑談自己的湊仔經。每個媽媽都會遇到孩子頑皮的時候,雖然很想找媽媽朋友們訴苦或尋求意見,但問題發生時,到頭來都是由媽媽自己解決,所以當Tracy不知怎樣處理,找回一些有正能量的書是她尋回自己及令心情平伏的最佳方法。


她笑說:「我的大仔已經6歲了,有時做媽媽的角色是幾孤單,一手一腳處理家中事務;在教養上,找個同理念的人也有點困難。與他一起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有掙扎的時候,亦有不知怎樣處理的時候。當情緒起伏時,其實做媽媽的是有點寂寞,因為你很難與人分享對自己個仔有幾勞氣,爸爸亦有自己的角度及看法。當媽媽生氣時,爸爸總會說『不用生氣啦,嬲咩啫』,這個更頂心呀。」這句爸爸的話一出,其餘兩位媽媽都會心微笑,看來爸爸常常在一個不適當的時候,火上加油。
 

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是一個很快認錯的企鵝媽媽,而仔仔也知道都是那一下氣上心而已。即使脾氣暴躁像是個循環,但這些年來與兒子的相處,自己確實是成長了。
(網上圖片)

繪本企鵝媽媽 教曉她做個會認錯的人

Tracy自小對閱讀深感興趣,伴她成長,她深信愈講故事或閱讀不同的故事,愈能找回自己的身份及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她可以透過書本釐清自己的經驗,令自己有個定位後,便可與他人分享,達至生命影響生命,把自身的故事延伸開去,影響學生、甚至家庭,這是她的理想,現亦嘗試在大學、社會內實踐理念。她說:「有時做媽媽的角色是幾孤單,一手一腳處理家中事務;在教養上,找個同理念的人也有點困難。如果可以找媽媽朋友傾談當然最好,但如果不能,找書看看也可以。夜闌人靜的時候是最好的,睇完咪繼續餵奶囉。」苦惱過後,幾勞氣也好,我們還是要回歸現實。

爸爸媽媽的角色,總有身份的顧慮,因此即使做錯了,在孩子面前總不會承認自己的問題。而令Tracy認識自己的書就是《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雖然她第一次是在網上看到,內容都是德文,不過她說繪本很有趣,即使你看不懂文字,看圖也可大約了解當中的意思,加上文字亦比較簡短,很易明白……

有一天,企鵝媽媽好生氣,氣得對小企鵝大吼大叫。結果小企鵝嚇得全身都散掉至向外太空、身體飛到大海中、翅膀掉進叢林裏……最後企鵝媽媽要走勻每個角落,尋回孩子的身體。

雖然身體四散是富於幻想,不過Tracy在故事中明白,究竟要怎樣修補自己做錯了的事,明白對小朋友說對不起的重要性,然後再一針一線去修補關係。她笑說:「仔仔本身都不太喜歡這本書,但現在仔仔一見我發脾氣,便會指着《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說,為何這麼似你?然後我便會平伏些少。」現在這本書放在Tracy家中的一個顯眼位置,好讓她時刻提醒自己的脾氣。

(潘思穎攝)
我們時常說做父母就是無條件的愛,不是因為孩子成功做到一件事才可得到父母的愛。應該是任何時候都要愛他,這是時刻提醒住自己。

在教養問題上 放上「神台」的書

另一本會被Tracy放上「神台」的書是王理書的《養出有力量的孩子》,其中一個章節是提及「沒有條件的愛」。父母對孩子在言語上原來有很多不自覺的價值及意識包含在內,如孩子要在5分鐘內吃完這頓飯,做到了,你便會稱讚他做得好好。這樣的情況,在王理書的角度而言,便是有條件的愛,這亦提醒了Tracy自己對孩子的教養方法。不過她笑言書中提出的意見及做法,我應該做不到,真的很難。所以我時常覺得做父母,是一條修行之路。

她說:「閱讀這本書,能讓我重新認識自己,亦令我反思自己性格上的弱點,要把這些弱點修理好,才可養育孩子,於是我好努力看這本書,很認同,卻很難實行。直至幼女出世後,我就不再追求成為『王理書』,而是要接受真實的自己,承認自己是企鵝媽媽,媽媽也是有不同的特性吧。」

 

(潘思穎攝)

一小步讀書會(Little Step Reading Club)

Tracy,Carmen與白鷺,三位媽媽於今年二月初成立一小步讀書會,她們希望孩子從故事中體驗閱讀的樂趣之餘,亦可從中認識真、善、美。同時,也鼓勵家長與孩子同行,因為她們相信大家的每一小步,都是感受世界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