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米蘭設計周】牛糞再生術 醜到盡頭便是美

撰文:何桂嬋
出版:更新:

只要懂得用 牛糞也是寶

牛全身上下都是寶,包括其排泄物。自古以來,不同民族的人都在生活中活用牛糞,印度人和西藏人喜歡把一餅餅牛糞「撻」在屋子的外牆晒乾再疊成牛糞山,當作燃料,香港去年也有學生設計牛糞蚊香。意大利人也不輸蝕,去年,當地農場Castelbosco跟建築師Luca Cipelletti合作,把農場的地下樓層變成糞便博物館(Museo della Merda),並研發出由牛糞衍生而成的新物料Merracotta。

展覽場地的中庭位置展示出以Merracotta製成的餐具、花瓶、地板等日常品。(Henrik Blomqvist)
坐在糞便製成的馬桶上如廁,不如會是什麼滋味。(李孫彤攝)

以牛糞、禾稈草、泥土和其你農物廢料混合而成的Merracotta,用法、顏色和質感跟紅土Terracotta相似,就連英文名字也只差一個字母,Luca曾在訪問中笑言它將會成為紅土的新競爭對手。處理牛糞時工人首先把當中的甲烷和尿素移除,為牛糞辟味,同時把甲烷轉化為電能,再把無味牛糞混製成Merracotta,如陶泥般塑形、上釉、燒製。Luca Cipelletti工作室的其中一名設計師Henrik Blomqvist說:”農場每日產出十萬公斤牛糞。Why waste if we can use it?”。

與糞便對話

雖說物盡其用是好事,但要如何包裝令世人接受自己用牛糞陶瓷來盛飯吃?今年米蘭設計周期間,兩者把研究成果,包括用Merracotta製成的餐具、花瓶、地板等日常品,帶到米蘭的一所學校地庫展出。地庫保留羅馬時期留下的牆壁,富原始感,光是選址已為展覽點題──back to basic,回歸基本。

展覽的地庫仍保留羅馬時期的牆壁,跟展覽主題一脈相承。(李孫彤攝)
除了Merracotta製品,展覽內還有不少跟糞便相關的影片和藝術品。(李孫彤攝)

主辦單位毫不避忌,把研究過程的真實一面表露人前,沿著具歷史感的牆壁進入展場,可一覽農場如何收集和處理牛糞的紀錄片,包括巨大的牛隻坦蕩蕩地在你眼前拉屎,糞便落地之聲尤如下雨;轉一個房間,畫面換成一條川流不息的牛糞河……製作有關紀錄片的Henrik Blomqvist解釋:「在這展覽中,設計是其次,back to basic的主題更為重要。況且也不一定要很精緻、美麗的產品才算是設計。」展覽也不是由頭到尾都如此重口味,展場中也穿插一些相關的舊電影片段和畫作,跟展覽其他展品隔空對話,如畫家Roberto Coda Zabetta以摻雜糞便的顏料畫成的畫,以及超現實西班牙導演Luis Buñuel的電影The Phantom of Liberty,其中一段一群人坐在廁所上聚餐的情節,把廁所是私密,而吃飯是公共的正常觀念扭轉。這種有趣的對照,亦反映出策展人嘗試把科學、藝術、文化、人類生活結合和隔空對話的心思。

www.theshitmuseum.org

Merracotta製品跟陶瓷無異,也不會有異味,可放心便用,而且更加環保。(Henrik Blomqvist)
The Shit Museum以及是次展覽的搞手意大利建築師Luca Cipelletti(左)和Castelbosco農場主人Gianantonio Locatelli(右)。(Henrik Blomqvist)
牛糞仗的花瓶,在中國人眼中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在創作人眼中卻意味著生命的循環。(李孫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