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世代】同居21年 女人四十拒絕「完整」人生

撰文:余婉蘭
出版:更新:

人類學有一理論,名為「Rite of Passage」,姑且翻譯為「儀式通道」。即人的一生,經歷眾多轉捩點,由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或從一個角色轉變另一角色,由於所負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將不再相同,故須以莊重及神聖的儀式洗滌,以作通往,就此確立人生新階段。

「結婚」及「生子」是「Rite of Passage」中傳統、普及的儀式,原始社會開始,人類是如此走過。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男男女女不再欣然地迎向它了,所謂「人生必經階段」或「完整家庭」、「完整人生」的嚮往,不再是我們生命唯一的旅程。眼見當下家庭組成不再一樣,人際關係不再一樣,而我們的人生軌跡也不再一樣了。

越來越多人在人生新階段面前止步。(Istock)

謝樂芝(化名)對於我的訪問邀約,心生疑惑,因她身邊不乏「不婚不生」的朋友,她不覺得自己有幾特別。但她朋友「不婚不生」,多因為單身、離婚或暮年戀愛。像她那樣,與男友長達21年的同居關係,感情、事業俱安穩,仍如此選擇,例子鮮見。

她是名Freelance攝影師,平時工作主要拍攝婚禮、家庭聚會、孩子成長片段、生日會及懷孕過程等。不斷參與別人的「人生必經階段」,捕捉美好瞬間,拍下別人珍而重之、回味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全家福。然而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職業的反差為她「不婚不生」的決定,加添一點懸念。

與樂芝相約在Mega box見面,那裏有傢俬店、遊樂場及百貨公司,觸目所見,到處都是一家四口家庭樂。(余婉蘭攝)

不婚不生的社會現象

中國社會學家李銀河說,結婚不再是普世價值,變成個人選擇,家庭主義被個人主義漸漸蓋過風頭。的確,我們似乎比從前,少了結婚生子的倫理責任。歐美等地,婚姻制度式微更見顯著,不結婚可以名之曰「軟革命」,一世戀愛好似好瀟灑。漸漸到今天,普遍到它看來不再是革命。

看香港統計數字,不婚不育的趨勢可見一斑。從1991年至2011年,20年間,15歲以上從未結婚的男性由1991年的27.8%上升至2011年的33.5%,女性從未結婚比例從20.1%上升至29.2%,男女首次結婚的年齡中位數也見推遲。生育率之低,令家計會忍不住出手,拍攝宣傳片鼓勵港人生育。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是千名女性須生2100名嬰兒,統計處預計2041年,將減至1151名嬰兒。單身或無子女的老人照顧、法律及保險制度等,看來是未來社會另一波考驗。

大概,傳統婚姻走到今天,有它的難處,即使你我從沒有歷經婚姻的醜陋面,也能從別人的親身經歷或常理推斷,明白婚姻或生兒育女不再如同從前般簡單,說永恆就有永恆。有社會學家說,從前婚姻是以契約模式存在,以經濟基礎及資源互換為基礎,感情佔的比例少;然而今天,婚姻單純以感情基礎維繫,更為動蕩不安,是離婚比結婚更普及的年代了。到今天,連「養兒防老」也不再有永久保證,導致人際關係、家庭關係不再單一,越走越多樣化,其中「同居不婚」就是一例。

不結婚:無事無幹,唔想搞咁多嘢

樂芝與男朋友也是同居不婚,即使他們早儼如老夫老妻,「男朋友」、「女朋友」的稱謂在她口中說出,明明無關但感覺份外「年輕」。連氣場也是,樂之四十多歲,卻不見老態憔悴,大概毋須花時間在家庭、子女身上吧!四十多歲她仍不住強調自己的Lifestyle、人生追求,這種話題同樣份外「年輕」。

「有個男性朋友對我說,結婚,生孩子才是完美人生,就算小孩令你勞氣、激心,看著他們長大已可抵銷辛勞。他對我說這番話,是湊仔湊得好辛苦時。」樂芝心中的OS,不生孩子才是完美人生吧,人越大越知道自己想過什麼日子。

當結婚生子正當得無可推翻,不婚不生的決定必須非常慎重,為什麼不結婚、不生育?樂芝想到一個不知為何根植在腦袋的意念,她明知道無稽,說到唇邊卻忍不住咽哽:「公公和爸爸幾乎在差不多時間過身,我仍很細,目睹婆婆、媽媽未老時身邊人就走了,害怕同樣發生在我身上。」她說自己迷信這遺傳而來的「魔咒」,要流著眼淚才能把話說完:「就算結婚,男朋友也無法保證可以長命過我。無事無幹,唔想搞咁多嘢。」她覺得,如果非要結婚不可,只會因為生孩子,在法律上為他保障更多而已。

婚姻制度在世界運行了幾千年 ,但近幾年明顯出現衰弱跡象,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婚不育。(Istock)
結婚有什麼作用?保險或買樓已毋須冠以夫妻名義,搞場大龍鳳,唯一諗到為了合併報稅,為了省幾千元去結婚好傻。二人真心相愛何須結婚?
謝樂芝

男朋友知道她神經質,無法幫她釋懷,往後只當「結婚」是開玩笑的話題,況且他弟弟代他傳宗接代了,家人不催不趕,所以不婚不生也算雙方共識。

不生育:自己都養不了,憑什麼養小孩?

樂芝因工作關係,拍攝懷孕照片、嬰兒出生照。從沒當過母親的她,因著工作也能見證小孩子的成長 ── 從媽媽懷孕,出世,到上幼稚園,拍到上小學,長高變大。她與母親感同身受,見著小孩長大才驚覺自己變老。然而,也因著工作,她同時見識到小朋友的「曳相」和「公主病王子病」,旁觀他人湊仔之苦。照片的美好和笑畢竟是表面,她拍照不是沒有見過「美好的反面」。

「世上也有像天使一樣的孩子,但我是否幸運那個?這方面我比較悲觀,覺得人性本惡。」

二十多歲時,我曾想過如何培育子女。我的結論是,給予最好的。我可以為了入名校孟母三遷,生女的話一定學彈琴、跳舞,彌補自己童年缺失,長大後就送她往外國讀書。想想,這不是怪獸家長嗎?責任太大,自己都養不了,憑什麼養仔女?男友也不喜歡小孩。念頭就此打住。
謝樂芝

這是樂芝在訪問過後,傳來的訊息,她說,這是連男朋友、家人也不知道她曾有過的念頭,後來才突然憶述。這原因,看來別具社會性、時代性。樂芝不再相信「養兒防老」的神話:「仔女孝順,搵到錢,仍有餘錢養你,才真的叫防老。但在香港,你要幫他儲首期買樓,仲要幫他供樓,半生的積儲就此奉獻。這樣想好市儈,但現實的確如是。」

不靠下一代的「防老計劃」

樂芝四十多歲,沒有四個仔:老公仔、生仔、車仔,而屋仔仍在供,未來變老只能靠自己養自己,所以她很注重身體健康,一星期運動七小時,最愛瑜伽及長跑。就是怕年老多病痛,沒有子女照顧,要喝杯水身邊也沒有人幫忙倒水,故此努力鍛鍊身體,這想法到底真實。

「為什麼不養好身體,自己來倒水,要靠別人?主動好過被動。注重健康,是我能控制的;但子女是否孝順,照顧父母,我無法控制。」樂芝和男朋友的防老計劃包括投資、儲錢及買保險,過多數年,樓也將供完,生活將更加安穩。她最近開始留意老人服務,提起幾個月前北角丹拿山的長者樓盤,還笑說,創業開老人院應該穩賺。

不同形狀的鏡子倒映不同場景。「為什麼我要被社會的標準規範?我越來越年長,知道自己究竟要過什麼日子。」樂芝說。(余婉蘭攝)

問樂芝擔心年老光景嗎?她說起最近有個四十多歲朋友突發性心臟病,突然過身,男友和她想法上受影響。「許多事情控制不了。我想,未來情況幾差,總有出路,總有方法。」當越來越多不婚不生的人變老,屆時政府應該推出相關的政策和服務吧?雖然樂芝對政府的信心不大,她傾向自求多福。

「鹹魚白菜沒有所謂,別人覺得你吃得這樣賤,但我吃得開心;為什麼不開車?行路咁辛苦。但我喜歡散步。別將別人的標準放在自己身上。」對於樂芝而言,所謂擁有完美人生、人生「四仔」或等著未來享受兒女福,都不及她現在過的日子般自在自主。她自己偏偏愛過別人眼中「不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