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錄7.5度創入冬新低|一文看清香港陰冷天氣與「凍雨」成因
在2008年初,中國華南地區遭受了一次嚴重雪災。這場冰雪災的主要災區在貴州、湖北、湖南及江西等省份。(原文取自天文台網頁,大小標題、引言及內文,經過香港01編輯修訂)
【相關圖輯】嚴寒天氣下,位於尖沙咀的天文台總部曾錄得7.5度,再創入冬以來新低,大帽山更跌至0.2度,高地有可能結冰。(點擊放大瀏覽)▼▼▼
由於中國北方空氣乾燥,降水量比南方少,天氣更冷的北方省份反而不受影響。由圖1(下方圖輯)可以看到,華南不少地區曾下凍雨。凍雨不但令公路路面結冰而變滑,導致交通事故或中斷;它亦在輸電塔上結冰,大大增加了輸電塔負載重量,輸電塔因負載過重而倒毀,破壞了輸電網絡運作。
凍雨是怎樣形成的?
在凍雨形成過程裡,開始時是以雪花的形式從高空雲層落下﹙見附圖2﹚。在下降過程中,雪花遇到溫度高於冰點的暖氣流層而完全融化為雨滴,當雨滴繼續下降時,在地面上空遇到溫度低於冰點的冷氣流層,此時雨滴不再凝結,而是形成過冷雨滴。過冷雨滴一旦接觸到地面上低於攝氏零度的任何物體,就會立刻凝結成冰。這種降水天氣現象稱為凍雨。
點擊放大瀏覽相關數據▼▼▼
雪災怎樣形成?凍雨形成的條件
凍雨通常與冷暖氣流相遇有關,地面上需要有低於冰點的冷氣流進入暖氣流下方﹙見附圖2﹚,形成逆溫層,加上大氣裡缺乏可作為凝結核的微粒 ,是形成凍雨的必要的條件。2008年的大範圍雪災與拉尼娜現象有關,即是由於熱帶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水表面溫度低於正常,大氣環流變異,引起冷空氣活動反常地頻繁。在北方冷空氣連續不斷向南移的同時,來自南海以至印度洋的濕暖空氣又源源不斷地向華南地區輸送,冷暖氣流在華南、長江以南一帶交匯,導致長時間大量降水,包括下凍雨和落雪,最終釀成這次冰雪災。
香港為何同時出現陰冷天氣?
從2008年1月中旬開始影響香港的陰冷天氣,其成因與華南雪災有些相似。只要看看2008年1月 29日香港上空氣溫及風向的分佈,便一目了然了。圖3顯示香港上空在800米以下出現逆溫層,氣溫隨着高度不降反升,形成上面濕暖,下面寒冷的配置。圖4顯示香港上空800米以下的氣流,在上方吹的是比較濕暖的南風,但是在近地面的低空卻吹寒冷的北風。事實上,在該次陰冷天氣期間,香港上空也持績出現逆溫層。
▼2月20日本港天氣寒冷 多區氣溫跌至單位數▼
▼2月21日嚴寒天氣下 市民冒雨外出檢測▼
為什麼香港沒有出現凍雨?香港最長的寒冷天氣警告
香港沒有落凍雨,是因為地面溫度高於冰點﹙見附圖5﹚。再以2008年1月29日上午8時香港上空的大氣溫度分布為例﹙見附圖3﹚,4000米以下的大氣氣溫都遠高於冰點。香港雖然不下凍雨,但天氣還是寒冷有雨。天文台在2008年1月24日至2月18日的26天以內連續發出寒冷天氣警告,長達594.5小時,是自1999 年創立寒冷天氣警告以來最長的一次。寒冷天氣警告生效其間,香港的最低氣溫大部份時間在攝氏12度以下﹙見附圖5﹚。
【相關圖輯】天文台降雨預報好難捉摸?一文教你看懂 雨傘圖數字原來日日一樣(點擊放大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