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科普】次次返工返學先嚟落大雨?原來朝早落暴雨有得解

撰文:香港天文台
出版:更新:

踏入五月,經過好幾天炎熱的日子後,再受低壓槽帶來的連場驟雨洗禮,夏日的氣息也逐漸濃厚。每逢雨季,早上來臨的暴雨總令人猝不及防,已出發上班上學的市民就算帶了雨傘都會被狂風驟雨弄得渾身濕透,好不狼狽。
(原文取自天文台網頁,大小標題、引言及內文,經過香港01編輯修訂)

最近值夜班看著雷雨在廣東沿岸生成的過程,我依稀想起有這麼一段趣事——小時候每當在深夜被雷聲吵醒後,我便會到客廳開電視,一邊似懂非懂的看著黑白粵語長片,一邊留意著在畫面角落的暴雨警告標誌,直到轉為紅色暴雨,才安心去睡覺(不然還是要打著瞌睡乖乖上學)。我當時就有一個迷思,深夜來臨的雷聲,是否就是停課的前奏?到底暴雨是不是專挑在早上出現?

▼▼▼日前黑雨前後,香港境內雲對地閃電次數超過1.4萬次▼▼▼

+7

在過去的統計(1992至2010年),紅色和黑色暴雨警告在上午(00至12時)的生效時間,分別是下午(12至24時)的1.5及2.5倍。而在2000至2019年,以每場暴雨首次發出紅色及黑色暴雨的時間來算,上午發出次數更分別是下午發出次數的約2倍和1.5倍。從統計數字看來,早上發生嚴重暴雨的機會似乎較大。

▼▼▼相關圖輯:天文台App「定點降雨預報」使用方法▼▼▼

+5

先從季候風說起。季候風是海洋和陸地溫差造成的大氣低層氣流,每年到了五、六月,香港的盛行風會從源自陸地的東北季候風變成源自熱帶海洋的西南季候風。西南季候風的暖濕特性,為強對流提供了有利的能量和水汽條件。

暴雨屬強對流天氣,但在早上出現的觸發機制,學術界仍未有共識。曾經有研究指出,在夜間,洋面及沿岸的暖濕西南風維持大氣低層相對較暖,但雲頂卻會因輻射冷卻而降溫,越夜越冷,使大氣低層和雲頂的溫差擴大,可以增加大氣的不穩定性。

夜間雲頂的輻射冷卻會增加大氣的不穩定性,加上西南風在沿岸地區匯聚, 使暖濕空氣更容易上升。(香港天文台提供,郝孟騫協助繪製圖片)

此外,西南風在沿岸地區的匯聚也有助暖濕空氣的抬升,可以加強對流發展。隨著這種觸發對流的機制在日間減少,沿岸地區驟雨亦會普遍減弱。同時,內陸地區日間升溫較海洋快,高溫會觸發對流,這便解釋了內陸地區的驟雨為何多出現在下午。當然,觸發或加劇強對流的條件,還有高空輻散、垂直風切變等,但相對而言這些因素受日際變化的影響較少。

雖說香港夏季的暴雨泰半發生在早上,但市民在其他時間也不要掉以輕心,雷雨發展迅速,經常會不請自來!從小時候期盼暴雨警告的轉變,到現在常於預報中心值班,分分秒秒監察著雨區的發展和實況的變化,以科學評估暴雨發生的機會並發出相應的警告,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成長,也多了一份責任和使命感。

▼▼▼天文台App閃電位置功能使用方法▼▼▼

+8

原文:返學先嚟落雨?
作者:香港天文台莊民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