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風球|風暴預測移動路徑圖率先睇 天文台料周六高地吹7級風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天文台今日(30日)下午指出,位於南海中北部的廣闊低壓區在過去數小時繼續增強,並會在短期內發展成一熱帶低氣壓(熱帶氣旋最初級),在下午5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澳門氣象局則會提早在5時半發出一號風球。

按內地中央氣象台、台灣中央氣象局及日本氣象廳發出的熱帶氣旋移動路徑概率圖,大致都料該熱帶低氣壓會先向北移動,在珠江口西部登陸,並有可能掠過廣州一帶,後在內陸轉向東趨向福建廈門至福州,有颱風網站的移動路徑概率圖顯示,該熱帶氣旋更會再出海 經過台灣海峽,吹襲台灣。

Tropical Tidbits在5月30日早上的預測顯示,新生成的熱帶氣旋,將向北移至廣州後轉向東移動,有可能經廣東及福建之間出海,再掠過台灣。(Tropical Tidbits圖片)

天文台料明日下午增強至熱帶風暴 登陸後再吹襲廣州市中心

一號戒備信號下午5時40分生效,天文台表示至少維持至明早(5月31日)6時。天文台會視乎該熱帶氣旋強度變化及本地的風力情況,在明日日間評估是否需要改發三號強風信號。海面有湧浪,呼籲市民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天文台指該熱帶低氣壓在今日下午5時,集結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約 640公里,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45公里,預料該熱帶低氣壓會在明日日間逐漸靠近廣東西部沿岸至珠江口一帶,並有可能稍為增強。

天文台發表的移動路徑預測圖顯示,預測該熱帶氣旋會先向北移動並增強,明日下午2時「升呢」為熱帶風暴,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增至每小時65公里,在台山下川島附近登陸,即香港天文台西南面約180公里,然後向東北移向廣州市中心(天文台西北面約130公里)才再減弱為熱帶低氣壓,料其後在梅州市消散。

天文台在5月30日下午5時40分發出今年首個一號風球,預測熱帶低氣壓將向北移動並增強至熱帶氣風暴。(天文台圖片)

澳門氣象局在下午5時30分率先發出今年首個一號風球,預測熱帶低氣壓將向北移動並增強至熱帶氣風暴,大致與香港天文台相若,預測明日日間改發三號風球的機率「較高」。

澳門氣象局在5月30日下午5時30分發出今年首個一號風球,預測熱帶低氣壓將向北移動並增強至熱帶氣風暴。(澳門氣象局圖片)

天文台料明日及後日有狂風驟雨及雷暴

天文台表示,預料該熱帶低氣壓將於明日(5月31日)逐漸靠近廣東西部沿岸至珠江口一帶,明日及星期六(6月1日)該區會有狂風驟雨及雷暴,本港離岸及高地風勢會增強。

天文台5月30日下午4時半發出的香港九天天氣預報顯示,明日及星期六雨勢較大。(天文台圖片)

九天天氣預報顯示,天文台料明日吹東至東南風4至5級,稍後離岸及高地間中6級;多雲,間中有狂風驟雨及幾陣雷暴,稍後雨勢有時頗大,海有湧浪。星期六吹南至西南風4至5級,離岸間中6級,高地達7級;多雲,有狂風驟雨及幾陣雷暴,雨勢有時頗大,海有湧浪。

6級及7級屬強風,即3號風球風力。

天文台5月30日下午4時半發出的香港九天天氣預報顯示,明日稍後離岸及高地間中6級,星期六高地達7級。(天文台圖片)

天文台料西南氣流會在星期日(6月2日)為沿岸地區帶來驟雨。預料一股偏東氣流會在下週初至中期影響廣東沿岸。

按5月30日下午3時,日本氣象廳預測新生成的熱帶低氣壓將向東北偏北直搗廣州,然後在內陸朝東北移向福建北部福州一帶。(日本氣象廳圖片)

日本氣象廳及台灣中央氣象局今日下午發布的預測移動路徑圖顯示,預測該熱帶低氣壓會向北移向珠水西面登陸。日本料在較近澳的珠海沿岸登陸,台灣則料在較西面的陽江沿岸登陸。兩個氣象機構預測該熱帶氣旋其後趨向廣州一帶,然後在內陸保持向東北移動,趁向福建省。

按5月30日下午2時預測,台灣中央氣象局料熱帶低氣壓(右)將向北掠過珠江口西部,再轉東橫過廣州,然後趨向福建南部廈門一帶。左為已轉為溫帶氣旋艾雲妮。(台灣中央氣象局圖片)
內地中央氣象台5月30日早上6時曾發出南海熱帶低氣壓在未來48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料向北直逼廣州北面。(內地中央氣象台圖片)

內地中央氣象台也預測該該熱帶氣旋向在南中國海向北移動,在珠江口西面的陽江至江門一帶登陸,後轉東北逼近廣州。未來48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顯示,料其將由熱帶低氣壓增強至熱帶氣暴級。

內地中央氣象台5月30日下午5時發布的南海熱帶低氣壓在未來48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料其將增強至熱帶氣暴級。(內地中央氣象台圖片)
Tropical Tidbits在5月30日早上的預測顯示,新生成的熱帶氣旋,將向北移至廣州後轉向東移動,有可能經廣東及福建之間出海,再掠過台灣。(Tropical Tidbits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