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滅絕「長江鱘」湖北被發現引關注 專家拆解:屬人工放流個體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不久前才被宣布為野外滅絕,然而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漁政執法大隊周二(6日)下午在團風縣羅霍洲網紅沙灘救助了一尾長江鱘,受到外界關注。對此,專家近日介紹,該長江鱘是人工放流個體,與此前公佈的長江鱘野外滅絕沒有關係。
今年7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報告顯示,長江鱘野外滅絕,與長江鱘一同出現在報告中的鱘魚還有白鱘則為已經滅絕。
然而周二,有民眾在長江邊的沙灘遊玩時,在水灘中發現了一尾大魚,於是報案求助,團風縣執法大隊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把牠救出,並放在水箱中帶回安置。專家經影片和圖片辨認後,確認被發現的大魚正是長江鱘。
經測量,該尾長江鱘體長96厘米,重約4公斤,背尾部有一個小紅點,救助後活性教高。經科研人員採樣後,該尾長江鱘於周三(7日)被放歸長江。
對於事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所研究員、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發起人危起偉表示,該長江鱘是人工放流個體,這種情況較為常見,與此前公佈的長江鱘野外滅絕沒有關係。他解釋,長江鱘只是野外絕跡,在自然界沒有自然繁殖,但沒有滅絕,也不是說野外就沒有長江鱘,「如果長江鱘能夠自然繁殖,野外滅絕這個帽子就可以摘掉了」。
他又指,科研人員希望通過人工放流,經過幾年時間的野外生長,最終實現長江鱘的自然繁殖。而自2007年人工放流,每年都有很多長江鱘遭誤捕的案例。去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正式實施10年禁漁,涵蓋長江鱘分佈區域。同年3月1日,《長江保護法》實施,將治污、治岸、治漁三大舉措法定化,為長江鱘野外種群予以更好的棲息條件。
危進一步表示,有關生物的人工繁殖已經突破,建立了一批人工群體,但自然種群的恢復任重道遠。所幸的是,中國已就「長江大保護」達成共識,「長江鱘和中華鱘不應該只有滅絕一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