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鱘存1.5億年仍難逃滅絕 專家遺憾:已有技術條件卻來不及保護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物種紅色名錄顯示,已存在1.5億年之久、有「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特有物種白鱘經已滅絕,引發外界關注。專家表示,白鱘的保護起步太晚,以往技術條件還不足以去幫助牠們,到後來技術條件達到,卻已經來不及了。
白鱘是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屬長江食物鏈最頂端物種。對於最後一次見到白鱘的日子,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武漢長江中華鱘保護中心發起人危起偉記得非常清楚。2003年1月24日,當時該白鱘為漁民所誤捕,於四川宜賓南溪江段被危起偉和同事救助並放生、跟蹤。可是,隨著船觸礁,白鱘的電波信號隨即消失,此後再也沒有科研人員見過白鱘。
雖然IUCN在事隔19年後正式宣佈白鱘滅絕,但危起偉認為白鱘滅絕的時間可能更早。他曾作為通訊作者於2019年12月,於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布研究論文,指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至2010時已滅絕。而隨著其滅絕,也相當於一個科一個屬(白鱘屬)就此消失。
以往,曾有一些物種被懷疑滅絕多年後又再度現蹤,不過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煥章表示這種可能性應該不存在於白鱘上,因其個體十分龐大且在淡水流域生活,理論上蹤跡並不是非常難尋。近年來,科研人員和相關部門已曾採用水體環境DNA技術等多種技術進行調查,但皆無果。
對於生存逾億年仍逃不過滅絕的原因,劉煥章分析,人類活動導致長江魚類的減少,導致了作為肉食動物的白鱘的食物減少,加上水體污染、人類捕撈等改變了棲息環境,皆是導致其減少的重要因素。
他又遺憾地透露,早年經濟、技術條件以及思想認識都還未準備好或者不太具備,導致白鱘的保護起步太晚,結果想拯救的時候已經滅絕了。而通過食物鏈,白鱘對長江這一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重要,從生物進化研究的角度而言,其滅絕也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事實上,當局近年來一直不遺餘力推出措施保護長江水生生物,例如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開展生態修復、拯救瀕危物種、加強生境保護、完善生態補償、加強執法監管等。2020年起,長江乾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去年,農業農村部還印發《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方案(2021-2025 年)》,為中國首個針對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出台的專項實施方案。
危起偉介紹,隨著交通技術的進展,到長江深處進行救助也變得容易,如有漁民誤捕也可快速向相關部門匯報,後來更有專門為白鱘所建的大型池子,但十幾年來白鱘再也沒有出現。危對此亦感到非常遺憾,「我們的技術條件達到之後,牠們再也沒有出現過」。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官網顯示,長江流域有多達4300多種水生生物分佈著,包括400多種魚類,170多種長江特有魚類,並擁有12種國家重點保護水生生物,如白鱀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
劉煥章提到,通過長江十年禁漁等國家保護措施,長江乾流生態環境已有較明顯的修復效果,生物物種亦獲較好保護。然而,在部分支流地區,相關情況的落實仍待完善,物種亦有待進一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