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晚自習後校外墮樓輕生 曾寫「活著是別人校園霸凌玩物」

17歲少年晚自習後校外墮樓輕生 曾寫「活著是別人校園霸凌玩物」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3月20日,甘肅定西通渭縣家長楊先生報告,2024年10月29日,他17歲的兒子小傑在學校對面小區17樓墮樓身亡,被渭縣警方排除刑事案件。墜樓前,小傑剛過生日不久。再過幾個月就要高考了。

2024年8月起,小傑至少4次表達輕生想法,為了搞清楚他自殺的原因,楊先生登錄他在電腦上的QQ帳號,小傑的動態曾寫道「如果哪天報警,警方就會調取學校監控,給李某留下案底,這樣學校再也沒人找我麻煩了」。楊先生認為,通過小傑在QQ空間的種種留言,種種線索指向了校園欺凌,以及孩子的失望。

涉事學校,縣、市教育局則回應稱,通過社交平台動態來看,小傑也表達了對家長的不滿,暫無信息顯示小傑生前長期遭受霸凌,同學之間的惡作劇、小打小鬧可能存在,沒有達到欺凌的程度。悲劇已經發生,非常理解家長的心情。不過,說法引發網民質疑。

3月20日,甘肅定西通渭縣家長楊先生報告,2024年10月29日,他17歲的兒子小傑在學校對面小區17樓墮樓身亡。(極目新聞)

隨後,楊先生以小傑被害為由報案。他稱,警方告知他,小傑墜樓一事排除他殺、排除刑事案件。3月20日,通渭縣公安局相關部門官方人士向記者透露,經審查,該案「沒有犯罪事實」,2024年11月4日該局作出不予立案的決定。

處理後事時,楊先生查看了小傑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29日的QQ空間,發現小傑生前疑似在學校遭到同學的欺凌、老師的排擠和嘲諷。

楊先生透過小傑的QQ聯繫到其同學,詢問小傑生前暗指其長期被欺凌情況,對方表示「校園霸凌確實有,他們班上共有1個男生欺負他」。因此,楊先生認為,透過種種跡象表明,小傑曾幾何時被李某等3名學生的欺凌、排擠和嘲諷。

楊先生向小傑朋友詢問他是否有被霸凌。(極目新聞)

小傑的父親楊先生表示,兒子小傑性格內向,不善與人交流,從小喜歡研究製作各類小型機械,夢想上大學後研究火箭,「墮樓前,兒子剛過17歲生日不久。還記得再過幾個月,兒子就要高考了。」

2023年,小傑發動態不多,多為火箭相關的信息、11月25日,小傑在QQ空間寫道,「我爸連在別人面前承認我在✕中讀書的勇氣都沒有……」此後,他多次控訴家人。還提到,自己被某同學在晚讀期間,曾被吐了口痰。2月25日(開學前一日),他寫道,「不想活了,明天又要和討厭的同學過日子。」

楊先生回憶道,2023年時,小傑給媽媽說,自己遭到了同班同學雷鑫的毆打,因此不敢去學校,「9月份,他給我說被打,我沒有重視,覺得是娃娃間的事情,想可能沒那麼嚴重,就沒有管。我說,有問題還是從你自己身上找一下原因,不要總給我抱怨別人。」

楊先生意識到問題後,前往學校,找到了雷鑫,詢問欺負小傑的原因,班主任聽說小傑被欺負,還教育了雷鑫,「雷鑫承認打了小傑,班主任扇了他耳光,然後帶到辦公室進行了教育。」

聊天記錄顯示,12月,小傑母親的帳號向雷鑫進行警告,雷鑫回復詢問消息是不是小傑發的,小傑母親表示是楊先生發的。雷鑫回覆到,「不欺負你家小傑的前提是,他別再栽贓陷害我。有的就有,沒有的別亂扯。」

楊先生說,2024年開始,小傑沒再提過被欺負的事,只是常常不願意去上學,總對他媽媽發脾氣。事發前一天,因為小傑不去上學,他曾和小傑溝通,「他不和我說話,我去問班主任,他只說孩子壓力大。」

曾寫道:活著是別人校園欺凌的玩物……

8月1日,小傑發文稱,如果那天報警,警方就會調取學校監控,給雷鑫留下案底,這樣學校再也沒人找我麻煩了。此後,小傑多次發文「通渭✕中是我見過最抑鬱的學校」「誰再叫我外號,我會在一分鐘內和他絕交」「我的夢想是造火箭,從那天起,學校裏就有了個傳說:某班有個傻子喜歡導彈」等。

8月14日至10月29日,小傑至少4次表達了輕生想法。其中10月24日,他寫道「再堅持8個月,我就可以✕✕報復所有人了。」評論區中,有人評論道,「你確定是報復嗎?你只不過是別人的笑資罷了。」小傑回復道,「我活著是別人的校園欺凌的玩物,死了成為別人的笑柄,這是命中注定,我改變不了什麼。」

小傑的QQ空間顯示遭遇霸凌和想要自殺。(截圖)

「我沒想到那晚他會出事。」楊先生懊悔道,2024年10月29日晚10時,他在家中等待小傑回家。按以往,小傑會在晚10時20分左右進家門,可那天卻遲遲沒有消息。放心不下的他,去縣城裡找人。晚11時30分左右,他見找尋無果,便選擇報警,「民警讓我去學校附近的城關派出所。」

「民警對我說,孩子走了。我問去了哪裡,民警說孩子沒了,已經送去了醫院太平間。」楊先生說:「兒子是從學校對面的住宅樓的17層墜樓的,警方排除他殺。」

根據2024年11月4日,通渭縣公安局出具的《不予立案通知書》顯示,經審查沒有犯罪事實,決定不予立案。

10月30日上午,楊先生遠在外省的親戚發來了幾張小傑的QQ空間截圖,暗指其曾遭遇了校園欺凌,他覺得兒子的輕生或許另有原因。

「看著孩子的留言,我如今感覺無比愧疚。」楊先生懊悔道,小傑對家人的不滿,或許源於其遭遇校園欺凌後,自己沒有及時介入,導致矛盾激化,「2024年,他在QQ空間控訴雷鑫,卻沒有告訴我被欺凌的事。」他認為,如果自己當初再強勢一些,對小傑有更多的關心和保護,或許其不會選擇輕生。

校方:無證據顯示長期犯罪欺騙凌排擠

楊先生表示,此次事件發生後,學校領導、教職員、教師代表、學校教務處處長、學校教職員代表等相關領導和教職員代表對學校進行督導,督導期間,楊先生多次到校聽課.。

通渭某中的工作人員稱,經過學校上會研究,對相關的老師、學生瞭解情況,認為不存在長期的校園欺凌、失察失管等問題,「學校盡到了教育關照的責任,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小傑的叔叔陳江不認可,他說,12月前後,他們收到了縣公安部門的告知,稱已經通過學校欺凌治理委員會進行了調查認定,仍認為不存在校園欺凌,「委員會的成員名單沒有,調查報告也看不到,我們提出的疑點也無法解釋,要求覆核被拒絕。」

教育局回應:37人組成學校欺凌治理委員會參與核查

公安部門認定涉事學生是自殺,而縣教育局的核查結果為,不存在校園欺凌,「從學校裡面的老師、學生反饋來看,都不存在校園欺凌。」「具體情況可以聯繫通渭縣教育局瞭解情況。」

內媒記者聯繫到通渭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稱,「這次事件發生後,先期是由校方進行了認定,但家屬提出應由學校欺凌治理委員會介入調查,遂組成了37人的委員會,其中法制副校長、縣法院副院長等校外人員有參與。」

該負責人說,正式介入調查的時間為「11月12日」,經過委員會核查研判,認為不存在校園欺凌,「調查對象涉及班主任、科任老師、同桌等。」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道,關於雷鑫長期欺負小傑,經核查,2023年9月,雙方存在偶發性衝突,後雙方家長到學校後,達成了諒解。根據調查學生、老師等瞭解,此後,兩學生間沒有發生矛盾;關於其他同學欺負小傑,經核查,沒有證據證實孩子QQ空間中稱被「吐口水」等情況;關於小傑輕生前的輕生言論,可能與其性格敏感有關。

該負責人說,「小傑的同學、老師說,娃性格比較內向,和同學、老師交流比較少,班主任反映平日其請假也比較多。」「家長對委員會的認定不滿意,我們還對委員會的調查報告進行了復核。」認為校園欺凌是不存在的。對於小傑輕生的原因,該負責人表示不便下定論。

對此,楊先生不認可,「學校的結論和我瞭解的存在矛盾。雷鑫多次欺負小傑是事實,我在事發後,通過娃娃的QQ聯繫到他的同學,同學也說存在校園欺凌。」

楊先生不願放棄,「後續,我計劃通過訴訟為孩子討回公道」,3月21日,陝西省、定西市政府向記者表示,若楊先生對上述校園霸凌工作委員會所作出的認定有異議,可向上級部門申訴。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