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幼聯調查稱三成半學童曾受欺凌 當中一成半人曾想自殺

撰文:陶嘉心 洪戩昊
出版:更新:

校園欺凌一宗都不能忍!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一項調查顯示,近三成半受訪學童稱曾被欺凌,其中超過四成受害者稱想復仇,兩成想自殘及害怕上學,甚至有逾一成半人指想自殺;受訪學童中,超過一半表示曾在學校目睹欺凌。不過,受訪教師則稱面對欺凌事件時有無力感,包括無足夠時間處理,學校也缺乏反欺凌教育活動。

有精神科醫生認為調查結果令人震驚,當中更有不少受害學生選擇復仇,認為若不從根源解缺問題,校園欺凌風氣會更嚴竣。

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一項調查顯示,近三成半受訪學童稱曾被欺凌,其中超過四成受害者稱想復仇。(洪戩昊攝)

51%受訪學童稱曾目睹欺凌 當中近3成人稱會「食花生」

幼聯今年7月就校網欺凌議題展開網上問卷調查,訪問528人,包括272名高小學童、131名家長及125名教師。調查顯示有近35%學童稱曾被欺凌,當中41%受害者稱想復仇,分別有20%人想自殘及害怕上學,甚至有17%人稱想自殺。

另有40%受訪學童指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欺凌對象。調查更發現行為或外表怪異學生較容易成為欺凌對象,其次是有語言障礙、社交障礙的學生,及低年級、單親或低收入家庭學生。

調查更指高達51%受訪學童稱曾在學校目睹過欺凌,當中有27%表示會「食花生」、23%稱不予理會。

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一項調查顯示,近三成半受訪學童稱曾被欺凌,其中超過四成受害者稱想復仇。

近六成受訪老師稱無時間處理欺凌問題

調查更顯示近60%學生不清楚學校有無提供足夠支援,顯示學校及學生之間溝通透明度不足。調查更指只有31%學生會向家長分享在校受欺凌事件,甚至有家長指子女每日均遭受欺凌,大部份受訪家長稱缺乏收集證據及查證能力、無足夠技巧處理等。

調查指出,67%教師雖然在日常教學中觀察到學生之間有欺凌情況,但當中25%人指學校從無舉辦過反欺凌教育活動等,有教師更表示處理欺凌問題有無力感,更有58%受訪教師表示沒有足夠時間處理。

精神科醫生陳蔓蕾認為,逾三成學生曾被欺凌的結果令人震驚。(洪戩昊攝)

精神科醫生:結果令人震驚 促學校建立健全防欺凌機制

精神科醫生陳蔓蕾認為,逾三成學生曾被欺凌的結果令人震驚,受害者所承受心理壓力可使其價值觀扭曲,更有不少受訪學生稱會選擇復仇,認為若不從根源去解決事件,這種風氣或會令個人對社會產生不滿或仇恨,更會隨着互聯網的普及而變得更加複雜和嚴峻,對未來下一代及整個社會影響深遠。

陳認為,校園欺凌對學童影響極深遠,更有受害學童每日需服用多種藥物,若情況在SEN學童上出現,後果則更嚴重,因他們大多無法靠言語表達或發洩,有機會出現過激或暴力行為。陳蔓蕾呼籲學校須採主動措施,建立健全的防欺凌機制,包括定期展開反欺凌教育、設匿名舉報渠道等。

幼聯總幹事程德智則認為,調查反映高小學生遇到欺凌事件時未懂得主動尋求援手,被欺凌者生怕情況持續或惡化而隱瞞。(洪戩昊攝)

幼聯總幹事程德智則認為,調查反映高小學生遇到欺凌事件時未懂得主動尋求援手,被欺凌者生怕情況持續或惡化而隱瞞,令部份施暴者變本加厲,使校園欺凌問題形成惡性循環,其他同學亦會因為同儕壓力而選擇沉默。

她認為父母及師長有責任主動展示更多關注於學童身上,留意他們有否於學校裡受到不公對待,對於欺凌事情應採取「零容忍」態度。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