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興起「蓋章打卡」旅遊新玩法惟亂象悄然滋生 有商家趁機斂財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近期,內地興起一種在博物館、景區、展會、文創店等「蓋章打卡」的旅遊玩法,不少年輕人出遊都會專門去「集章」,收集當地特色文旅章,更拉動文旅消費。然而《中國消費者報》微信公眾號周六(27日)報道,不少蓋章從「免費自助」變成了「收費蓋章」,繼而導致亂象悄然滋生。

報道指,一些旅客在旅行過程中,會到景區、博物館,或者街邊小店,收集當地特色文旅章進行打卡蓋章。來自北京的王先生表示,他和家人早前到山西遊玩,孩子回到北京後還會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印章,不僅增添了旅途的趣味性,也對當地的歷史文化產生濃厚興趣。而隨著精美的印章逐漸被賦予文化、社交屬性,印章的價值和意義也有所不同,不少網民便被社交平台上的各式特色章所吸引,甚至因而制定出行計劃。

蓋章遊也帶動了旅遊目的地的商業消費。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旅遊蓋章熱順應潮流和消費需求,能促進蓋章文化更具紀念意義,利於文化表達,拉動文旅消費。他認為,未來一些景區可綜合布局,打造特色產品體系。

精美的印章逐漸被賦予文化、社交屬性,在社交平台上受到關注。(網上圖片)

不過與此同時,不少蓋章從「免費自助」變成了「收費蓋章」,且常見於文創店鋪中。例如,在北京南鑼鼓巷一家銷售文具和紀念品的商店,顧客需至少消費38元(人民幣.下同)購買店內商品才能蓋章。店員介紹,自從推出這款印章,生意至少增加兩成。

又例如在天津美術館,持特展票人士需要額外付費蓋章,除了購買文創滿額可以免費蓋少部分,還有海量的付費章。比如機車摩托16枚16元、大學建築35枚35元、航天26枚26元等。遊客付付表示,付費蓋章未必一定比免費章精美,也沒有附加服務,卻總能吸引想要集齊景點所有印章的集章人。但他認為,如果只是為蓋章而蓋章,推出一些與景點或主題無關的章,會感覺是本末倒置。

內地興起「蓋章打卡」旅遊新玩法,但印章質量被指良莠不齊。(中國消費者報)

此外,一些印章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存在設計侵權問題。在社交平台上,曾有多家文創公司主理人表示自己原創設計的有版權的章,被他人原樣複製。而一些商店盲目跟風,增設蓋章點,但不具備當地文化內涵,還視蓋章服務作營銷引流的工具,使得大量同質化印章出現,缺少創新性和趣味性,皆成亂象一部分。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導師柏文喜表示,付費蓋章、代蓋章等商業化的行為可能會破壞旅遊的純粹性,令一些遊客感到失望和不滿。他又呼籲集章愛好者們要保持適度和理性,若陷入為了蓋章而蓋章的心態,甚至花錢請人幫忙代蓋,反而舍本逐末。他建議當局應引導景區、商家在印章設計上增強原創性,避免各家的印章趨於同質化。應規範集章打卡服務,避免與消費深度捆綁,讓遊客的集章樂趣變為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