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黃偉綸:私樓賣地條款考慮設最細單位面積 限200呎起
新一份《施政報告》於周三(6日)公布後,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8日)出席相關措施記者會進行解說。其中黃偉綸表示,2016年發表的《香港2030+》估算的土地短缺數字過於保守,最新數字已提升至約3,000公頃,大升1.5倍。此外,他又透露,未來私人住宅用地推出賣地時,考慮訂下最細面積的限制或條款,或以約200平方呎作為界線。
黃偉綸表示,香港由2019至2048年的土地短缺約3,000公頃,大幅高於2016年發表的《香港2030+》估算約1,200公頃,認為2016年的估算過於保守,低估了香港未來實際需要。
2016年估算過於保守 中長期土地短缺3000公頃
他續稱,最新的數字採用前膽性的估算,更考慮到推動經濟發展配合國家政策等因素,同時也考慮到改善市民的居住空間。假若人均居住空間提升10%,料每人可達215平方呎。而在2019年至2048年,該局預計,涉房屋用地的土地短缺約510至680公頃,而經濟用地則料約701至820公頃。
對於近年一手新盤市場上推出面積極小的納米單位,黃偉綸指出,未來私人住宅用地推出賣地時,考慮訂下最細面積的限制或條款,比如說「約200至210平方呎」,直言「香港人住大啲,不是空講,但要啲時間」。
樓齡較大舊樓 可再降低強拍門檻
施政報告提及研究降低《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下的強拍門檻,以加快舊樓重建。黃偉綸指,政府希望相關措施可增加土地供應,但同時會考慮保障私有產權。他又表示,目前50年樓齡以上的舊樓強拍門檻需要達到八成,最新希望可就細節研究放寬,「樓齡老啲既舊樓,可進一步降低門檻」。
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覓地建屋是政府的重中之中,當局會加強市區更新的工作,包括重建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同時會爭取將周邊土地併入重建地盤。預計該兩個重建項目可提供約5,000伙。
至於石硤尾大坑西邨重建計劃,預計提供超過3,300個單位,其中約2,000個單位由市建局以「首置」方式發售,其餘約1,300伙用作重置租戶。
加快檢視綠化地帶
對於增加土地供應,黃偉綸指出,政府會加快檢視綠化地帶,料涉及300公頃土地,佔全港2%,同時會加快作技術研究。
近年政府曾經有意推出一手空置稅,惟終擱置,陳帆則表示,疫情肆虐下,不是重推相關措施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