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研公私合營 毋須用公帑 發展局引沙田第一城做例子
政府下周三(14日)公布《施政報告》,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日前拍攝《施政報告》公眾諮詢短片,就外界對明日大嶼造價的憂慮,黃偉綸在片中指,據以往香港的經驗,大型工程如透過適當的政府和私營機構合作,政府不需要從公帑資助這些項目的興建,他更引用沙田第一城的模式作例子,由發展商負責填海,再將大部分土地交回政府興建公營房屋。
影片以局長答問形式進行,當被問到外界擔憂明日大嶼造價貴,應否做研究時,黃偉綸回應指,理解社會對「錢從何來」的擔憂,但強調政府接下來會就財務安排,特別是融資上的不同可能性,進行詳細研究及考慮。他續指,參考以往香港的經驗,例如填海工程、大型鐵路及公路工程,透過適當的政府和私營機構合作,政府不需要從公帑資助這些項目的興建。
提到鐵路加物業發展方法
黃偉綸引用沙田第一城作例子,指當年是透過公私合營的方法,填海費用由私人機構承擔,私人機構拿取少部份土地做私人房屋項目發展,大部份土地會交回予政府興建公營房屋,亦會做香港經濟所需求的例如工業區、道路等。
他續指,另一個熟悉的例子就是鐵路,指本港多條鐵路系統,均是用鐵路加物業發展方法,透過物業發展權給予相關公司,由它出資興建及營運鐵路,政府均不需要投入公帑。黃偉綸重申,「用什麼方法最好,研究後便會知道。」
黃偉綸:新市鎮發展進度理想
至於新市鎮和新發展區的進度,黃偉綸形容「進度非常理想」。他提到東涌新市鎮兩年多前開始填海,現在第一組土地、可建約一萬伙公營房屋的土地,早幾個月已交予房委會建屋。整個東涌新填海區,連同新界東北、洪水橋及元朗南合共4個發展區,合共提供21萬個住宅單位,其中13萬個屬於公營房屋,夠滿足數年的需要。
棕地方面,他指本港有約1500公頃棕地,有逾一半已納入規劃,餘下來約700公頃土地中,局方亦挑選了450公頃作進一步研究,作高密度公營房屋發展。首階段檢視了160公頃,已找到8組棕地群,可供建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餘下290公頃棕地規劃署會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