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創新園工業地延遲半年至12月27日截標

元朗創新園工業地延遲半年至12月27日截標
撰文:蔡偉南
出版:更新:

政府今日(26日)宣布,新界元朗福宏街與宏利街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元朗用地)(即元朗市地段第545號)的招標期限,將由原定的2024年6月28日,延長至2024年12月27日。

元朗用地是政府首幅為落實兩大政策目標而推出的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兩大目標為:推動產業發展,以及利用具土地效益的方式整合受政府項目影響的棕地作業和協助它們升級轉型。投得用地的發展商須把不少於最高樓面面積的三成交予政府,以供政府租予受影響棕地作業者。為有效達致上述兩個政策目標,有別於傳統工業用地,元朗用地招標採用了「雙信封制」,投標者需分別提交非價格建議(佔評分比重百分之七十)和價格建議(佔評分比重百分之三十)。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業界(包括一些潛在投標者)向政府反映需要更充裕的時間制訂相關建議,要求政府考慮延長截標日期。基於以下考慮,發展局決定延長招標期限。非價格建議的評分比重高達百分之七十,顯示政府非常重視產業大樓的布局和質素。因此,有意競投的企業須在投標階段花更多心思制訂非價格建議,包括敲定交予政府三成樓面面積的位置。這些因素令草擬標書工作變得較為複雜和需時更長。

與此同時,政府剛於上月底宣布會移除洪水橋的社區隔離設施,以釋出用地作原有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途(洪水橋用地)。該用地早前已納入今年的政府賣地表。由於洪水橋及元朗兩幅用地均可作現代物流用途,市場有意見表示政府應更好安排兩幅用地的推售時間,讓業界和投資者可在同一時段內就兩幅用地作策略發展考慮。政府正加快籌備工作以最快於九月為洪水橋用地進行招標,詳情屆時公布。將元朗用地的截標日期延長至今年較後日子,亦回應了市場希望能就兩幅用地作整體考慮的訴求。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政府去年就元朗和洪水橋兩幅用地邀請業界表達發展意向,共接獲10份分別來自物流業界、汽車維修業界及發展商等相關持份者的意向書,反應正面。近日業界(包括一些潛在投標者)提出希望延長投標期限,顯示業界對北部都會區發展高質素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的重視。因此政府從善如流,期望與業界共同努力善用該等用地,實現有關政策目標。

北都|洪水橋/厦村作高端服務 工商廈6500萬呎、全港空置商廈3倍

撰文:蔡偉南
出版:更新:

發展局今日(12月31日)邀請市場在3個月內就北部都會區(北都)的三個「片區開發」試點提交意向書。據意向書邀請文件,其中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片區試點,總面積約12.5公頃,最早招標時間為2025年。

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片區將作「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可藉着鄰近深圳南山區及前海合作區的優勢,以及未來有跨境鐵路連接的便利,發展高端專業服務(如金融、財富管理、法律等)及跨境物流。

商業佔2153萬呎、工業佔4300萬呎

整個新發展區可提供分別約2,152.84萬平方呎(200萬平方米)及4,305.68萬平方呎(400萬平方米)的商業和工業樓面面積,配合新發展區高端專業服務的產業定位,亦有助發展為新一代物流樞紐。合計工商業面積高達6,458.52萬平方呎,以一幢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面積(ifc 2 總樓面約200萬平方呎)作比較,相等於32幢ifc 2。

工商樓面等同32幢ifc 2、全港商廈空置樓面3倍

此外,參考差估署最新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24》,截至2023年底,整體寫字樓空置樓面高達約2,110萬平方呎,空置率達14.9%。反映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片區的工商樓面,相等於全港商廈空置樓面的3倍。

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片區試點。

新發展區內的「企業及科技園」用地用途廣泛,可發展工商、科技、現代物流及工業用途,並受惠區內多種產業用地並存的羣聚及協同效應。

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片區總面積約12.5公頃,涉及用地 / 街道:8 幅用地(包括 2 幅住宅用地、3 幅企業及科技園用地、2 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及 1 幅休憩用地)、1 條區內道路及 1 條步行街。

發展商需平整土地作發展、部份土地需交還政府

當中2幅私營房屋用地的地積比率6.5倍。同時要求發展商進行土地平整及保留作發展,興建上蓋物業。

至於部份企業及科技園用地、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在進行土地平整後需交還政府。

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片區試點。
政府近年在北部都會區開收地。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