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穿山甲的一絲希望 114國通過協議禁止任何貿易

撰文:羅恩賜
出版:更新:

由於亞洲及非洲的穿山甲非法貿易猖獗,穿山甲這種動物受到瀕臨絕種的威脅。有見及此,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代表近日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現場,同意今後禁止所有穿山甲的交易,預計相關協議下周正式通過。

全球總共有8種品種的穿山甲。(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

「這真的真的是很好的消息,現在這是白紙黑字寫明了──任何穿山甲的國際貿易都是非法的。」國際野生貿易監察組織Traffic的東南亞地區總監Chris Shepherd表示。不過,在CITES的會議所做的決定,並不會保證全球8種穿山甲品種都能存續。

 CITES是由183國家簽署的國際公約,1975年正式執行。保護穿山甲的協議固然將不容許任何穿山甲的非法貿易,但其實現在大部分穿山甲的貿易已違反CITES公約,只是很多國家欠缺執行的決心。

穿山甲難以捕捉,罕見,生性較「害羞」,或許因此很多保護動物組織對穿山甲的關注遠不如大象、老虎、犀牛、獅子等動物。但原來穿山甲是最常被非法交易的哺乳類動物︰自2000年起,超過100萬隻穿山甲被非法售賣。有些亞洲國家會以穿山甲的肉作為食材,而在中藥藥理中,穿山甲的鱗片是具有「通氣血」、「補氣」等功效的藥材。

非洲加蓬國家公園科學人員Aurelie Flore Koumba Pambo表示:「我們發現,盜獵象牙的人,也愈益對穿山甲的鱗片下手。如果我們繼續延遲加強對穿山甲的保護,我們將會發現,所有非洲品種的穿山甲將會在生態系統永遠消失。」

 在會議中,印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菲律賓、越南、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美國等國家都同意要加強保護穿山甲,各自呈交可行方案。印尼、中國、烏干達的代表卻表示對人工養殖穿山甲感到興趣,並反對對兩種亞洲穿山甲的品種加強保護。但事實上,穿山甲本身難以在人工環境飼養,容易死亡,遑論大量人工養殖。況且,合法的人工養殖將會為非法貿易提供煙幕。

經過一輪投票後,協議最終以114票贊成、1票反對下通過,投反對票的是印尼的代表,除此以外,包含美國等大國都投贊成票,協議預計於下周正式落實。協議雖意義非凡,但各國法制不同,執行力強弱有別,如寮國甚至無相關法例,是否能及時挽救穿山甲,仍然成疑。

(紐約時報)

穿山甲小百科

全球目前有8種品種的穿山甲,4種為亞洲品種,4種為非洲品種,其中數種已面臨瀕危,牠們經歷了8000萬年演化。穿山甲的舌頭可以比身體還要長,長度可以多達40厘米。穿山甲沒有牙齒,牠們單靠舌頭黏食昆蟲。穿山甲是世上唯一一種有麟片覆蓋身體的哺乳類動物,這些麟片由角蛋白構成,即是人類手指甲、犀牛角、鳥爪的物質。穿山甲的原名"pangolin"是來自馬來西亞話的"pengguling",意思是捲起來。沒有人確實知道穿山甲的平均壽命有多長,只知道有紀錄以來壽命最長的穿山甲是19歲。這是因為當穿山甲被放在人工環境飼養,會為牠們帶來壓力、抑鬱、營養不良,導致出現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