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下任總理大熱門「搶先」訪美 拜登立心推翻內塔尼亞胡?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以色列前總參謀長、前國防部長、現任戰時內閣投票成員甘茨(Benny Gantz)3月3日抵達華盛頓,將會在當地時間4日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美國國安委員會中東特使麥格克(Brett McGurk)見面,並在5日會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潛在總理先於現任總理訪美?

在10月7日的哈馬斯襲擊之後,甘茨雖然為了體現國家團結加入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戰時內閣,卻一直在總理民調上遙遙領先內塔尼亞胡。除了消滅哈馬斯的核心戰爭目標外,甘茨在司法改革、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地位、極端正統猶太教學生豁免兵役等根本議題上,都與內塔尼亞胡有不同看法。

這次甘茨訪美,更發生在一個敏慼的時刻。首先,3月10日齋戒月即將來臨,如果加沙不能達成停火,可能會引爆更嚴重和更廣泛的衝突。其次,上周物資車隊進入加沙城時遭遇民眾搶劫和以色列槍擊造成過百人死的慘劇,也顯示出內塔尼亞胡的加沙政策已不能再持續下去。其三,一直為以色列付出外交和國內政治代價的拜登(Joe Biden)當局也進一步轉向,由賀錦麗3日率先公開呼籲此前沒有過的「即時停火」,而美國也加入了空投物資到加沙的行列。

以巴衝突:2024年3月2日,加沙城糧食嚴重短缺,平民湧向裝有麵粉的援助卡車。(Reuters)

雖然甘茨此行的目標據報是要拉住美國支持其在加沙繼續消滅哈馬斯的軍事行動,但內塔尼亞胡顯然對於這位潛在政敵的出訪極為不滿。有以色列官員以「接近憤怒」來形容內塔尼亞胡的反應。以色列駐美大使館則據報收到指示不要為甘茨的行程提供任何支援。有被視為內塔尼亞胡親信的利庫德集團(Likud)國會議員則公開指控甘茨「違反政府守則」,稱美國人將甘茨視為「巴勒斯坦建國和加沙停火」的溝通對象,並間接批評甘茨阻止以軍打贏加沙戰爭。

2022年12月重新掌權之後,作為總理的內塔尼亞胡從未有機會官式訪問美國,多次公開批評內塔尼亞胡沒有約束其極右盟友的甘茨卻得以訪美,兩人在拜登眼中的地位高下立見。對於甘茨此行,人們難免會想像到美國是否有意採取行動踢走與拜登長期意見相左的內塔尼亞胡。

內塔尼亞胡一手造成的困境

在消滅哈馬斯的目標之上,甘茨、內塔尼亞胡和拜登其實立場一致,差別只在於執行手段和長遠計劃的問題上。在七成民意反對之際,內塔尼亞胡是最差勁的戰爭領袖,一方面,他知道戰爭持續是他避免下台的最佳手段,另一方面,受到能推翻其政府的極右政客施壓,內塔尼亞胡長期反對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重新接管加沙的主張,一直避免提出戰後方案,而其最新一頁長的所謂方案也只提到要把日後加沙管治交給當地與哈馬斯無關的本地領袖--分析普遍這種做法可行性極低。

在人質換取暫時停火的談判上,內塔尼亞胡的地位明顯無助談判達成結果。在極右壓力之下,內塔尼亞胡依然不願在人質/囚犯交換一事上作出哈馬斯難以拒絕的讓步。同時,以色列上周成功舉行地方選舉,也證明了以色列在戰爭期間有提前大選的能力,明知自己必將大敗的內塔尼亞胡當然有誘因去阻止停火落實。

雖然美國官員日前稱以色列大體上已經同意停火協議,但內塔尼亞胡的立場似乎給予了哈馬斯一個拒絕停火的空間--3月3日,哈馬斯官員就向CNN表明,他們要有永久停火(而非暫時停火)才會同意釋放人質,這明顯是以方不可能接受的條件;有分析亦認為加沙哈馬斯領袖辛瓦爾(Yahya Sinwar)正想利用以色列在戒齋月攻打拉法(Rafah)作為激化穆斯林對抗以色列的契機。(按:以方3月3日也沒有派出代表出席開羅的談判。)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3月3日在阿拉巴馬州出席活動時公開要求以色列「即時停火」,並繪形繪聲地形容加沙的「人道災難」。(Reuters)

無論是甘茨,還是以色列的安全部門,都知道換回人質的重要性。單純從戰略上看,哈馬斯手上的人質是其手中的最大籌碼,長期對以色列停火造成內部壓力。而且,不迅速改善加沙的人道狀況,戰爭難以長久維持,要長遠消滅哈馬斯將會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上周的物資車隊慘劇,更顯示出內塔尼亞胡的強硬立場,其實不利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慘劇的事實並沒有一致的說法(以軍承認開槍,卻稱大部份受害者是搶物資造成人踩人而死,但加沙醫院的消息則稱大部份死傷者都受到槍傷)。然而,慘劇的發生本身就證明了沒有可行的「戰後規則」,戰爭也不能持續。

其實這隊物資車隊是由以色列委託加沙當地巴勒斯坦商人組織而成的。由於目前物資主要由南部的拉法進入加沙,車隊要穿越戰區,途中經常被飢餓的民眾攔截搶劫,北加沙正陷入饑荒危機。如果以色列任由北加沙發生大規模的饑荒,這場戰爭難以持續。於是,就有了這種以色列同加沙商人的合作。

以巴戰爭:加沙南部一處海灘2024年2月27日有大批民眾聚集,等待人道物資包裹空投到該處(Reuters)

然而,這次物資車隊慘劇證明了以色列無法繞過哈馬斯來透過加沙本地領袖去管治加沙。在今天的北加沙,哈馬斯的治安機關已經不存在,以軍也撤出了不少地區,當地幾乎進入了無政府狀態,於是才有糧車被劫,甚至迫得國際人道機構暫停援助北加沙。北加沙可算是未來加沙的縮影。在此等亂局之中,就算以色列真的能消滅哈馬斯,另一個哈馬斯也會在戰後自然生成。內塔尼亞胡只談戰爭、不談管治造成了此等困境。

相較之下,甘茨在前屆政府擔任國防部長期間,曾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dmoud Abbas)見面,被視為有可能接受兩國方案的人物(甘茨曾以「兩個實體」去重新包裝早已被污名化的兩國方案)。雖然甘茨加入戰時內閣後一直對是否支持兩國方案含糊其詞,更公開表明以色列日後要對加沙走廊有完全的安全控制,但相對於內塔尼亞胡,他至少是個對於兩國方案有商量餘地的交手對象。

不過,要踢走內塔尼亞胡,始終有法律上的困難:內塔尼亞胡透過極右和極端正統猶太教派的支持控制國會多數,沒有國會多數支持,提前大選幾乎不可能;同時,利庫德集團也暫時未見有集體背叛內塔尼亞胡的意志。

最近的以色列政治走向,卻出現了一些轉機。這個轉機源自極端正統猶太教學生的服役問題。

2月8日,布林肯到訪以色列,與甘茨會面。(Reuters)

兵役爭議或成契機

自以色列立國以來,這些研讀經書的人都獲得兵役豁免,至今卻變成了這些宗派的年輕男性避免服役的藉口,經常留在宗教學校至26歲的免役年齡。在較為世俗化的以色列猶太民眾眼中,此等待遇極不公平。

這個久已有之的爭議,今天卻進入了危機倒數:如果以色列國會不能在4月1日前立法為極端正統猶太教派訂立免除兵役的保護,他們將有可能被強迫服役、其宗教學習或失去政府資助,更有可能因為拒絕服役而入獄。

極端保守猶太教派的男女穿著。(Wikimedia Commons)

此等爭議正在撕裂內塔尼亞胡的執政同盟--雖然利庫德集團長期同極端正統教派的政黨聯合執政,但前者的世俗化卻與後者格格不入。在限期臨近之際,甘茨方面已經提出了將極端正統猶太教眾和阿拉伯商以色列公民(按:佔人口兩成)都要服兵役的初步方案。

另一戰時內閣投票成員、屬於利庫德集團的現任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也公開要求撤銷對極端正統教派的豁免,並稱他只會在甘茨等人的背書下才會通過政府在此議題上的立法。

有極端正統猶太教派的政客就指責加蘭特的表態是「有計劃推翻政府的行動」,「沒有其他解釋」。另有同一教派的政客亦表明,「如果內塔尼亞胡在本年夏天還想擁有權力的話,他必需通過免除兵役的立法。」

2023年12月18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到訪以色列,並與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會面。(Reuters)

內塔尼亞胡在加沙戰爭的問題上一直採取強硬立場,希望拉住其極右執政盟友,以保留權力。但此刻,除了極右之外,極端保守派也變成了另一個可能導致其政府解散的威脅。

拜登當局,有可能就是看準了這個契機,才讓甘茨如此高調訪美。

要提前大選,此刻尚是「十劃未有一撇」,但兵役制度問題卻為利庫德集團背叛內塔亞胡提供了一個缺口。如果利庫德集團有足夠議員同意,此刻的國會反對黨派加上甘茨的「國家團結黨」將會擁有國會過半數議席,可以踢走內塔尼亞胡而換上其他人擔任總理。(按:如果沒有任何阿拉伯政黨參與的話,這需要大約一半利庫德集團議員倒戈。)

目前,拜登的選情已因為加沙戰爭而進入了危機狀態,在密歇根州的初選中有超過10萬黨內選民為此投下抗議票。面對內塔尼亞胡為緊抱權力而無所不用其極,拜登似乎沒有有效的方法去改變其立場。踢走內塔尼亞胡而換上甘茨,雖然是勝算難料的操作,卻也許是沒有其他辦法之際值得認真一試的辦法。